书房里,杜中宵伏在案前,绞尽脑汁。一边韩月娘捧了一本《花间集》,看得津津有味。
放下手中笔,杜中宵道“口渴得紧,夫人盛碗茶来吃。”
韩月娘放下手中的集子,口中道“若是有个人在身边,不拘是五娘还是小青,做这些事情不是正好?偏你不喜别人在身边,什么事情都要我去做。——对了,自从州城回来,你便忙着写这写那,莫不是要上什么奏章?我听人说朝政最近乱得很,我们安心做官,可不要卷进去。”
杜中宵不耐烦地道“你从哪里听来这些乱七八糟的话!公事我自有分寸,你莫要多管。州里新来了知州相公,有些赏识我的意思,让把永城去年的事情写一写,我正在头疼!”
见杜中宵有些着急,韩月娘不再说话,出去准备茶。她是跟几个官员夫人闲谈,听说朝廷里最近在行什么新政,各种热闹事情。杜中宵出身普通,朝里没有厉害人物撑腰,韩月娘生怕他不知深浅,卷进了朝争里,影响了前程。真正公事,她倒没有兴趣去管。
看着韩月娘出去的身影,杜中宵叹了口气。他理解韩月娘的心情,两人都是小户出身,有今天的地位非常不容易,韩月娘非常珍惜。在韩月娘眼里,自己是正榜进士,怎么都有些书生气,特别是为官之后非常勤勉。作为妻子,难免担心自己忧国忧民一不小心扎进朝争的漩涡里。
杜中宵哪里有心情管朝廷大事,最近的事情已经够让他心烦了。
那一日在亳州,杜中宵给夏竦留下的印象不错,颇有些栽培一番的意思,让杜中宵回永城之后把这一年的施政条列出来。依夏竦的意思,两人若是合作愉快,这就是他以后提拔杜中宵的依据。但对杜中宵来说,明知道夏竦是个历史上的失败者,自己又何必贴上去?但推辞又不可以,难免心烦。
韩月娘端了茶来,杜中宵慢慢喝着,夫妻两人一时无话。
正在这时,曲五娘来到门前,行了个礼,并不进来。
韩月娘道“五娘,你在家里也不是外人,有话尽管说就是。是有事情来找官人么?”
曲五娘犹豫了一下,又行一个礼“是有事麻烦官人。我有一个同乡,认得几个字,以前都是替人抄抄写写。最近东主那里出了事,托到我这里,为他谋份糊口的营生。自到这里,官人抬爱,我也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日子。只是老是因为这种事情麻烦官人,心里难安。不过——”
杜中宵摆了摆手“五娘多心了,自家人何必说这种见外的话。你让那人明日到衙门找我,既然会抄写,衙门里不难找个事做。只是五娘要嘱咐他,不管做什么,一定要安分守己才好。”
曲五娘连连道谢“我明白,定然不辜负官人。”
因为卢赛赛惹出的麻烦,曲五娘心中不安,要不是没有办法,定然不会再来求杜中宵了。
看曲五娘离去,韩月娘道“卢赛赛做出那种事来,五娘一个人哭了数次。若依她性子,轻易不会再为别人来求官人了。此次来,只怕说的那人不只是五娘的同乡。”
“卢赛赛出事,五娘哭什么?可是因为卢赛赛本是投奔她的?这不过是个由头而已,与她何干。”
韩月娘笑道“五娘本就是这么个性子,自己受再多委屈,也不想给别人添麻烦。卢赛赛的事你不向心里去就好,她本是五娘姐妹,那里是那么容易分得清楚。”
杜中宵摇了摇头,低头继续写自己的。
第二日,杜中宵在衙门闲坐,柴信进来唱诺,说是门外有人求见。
得了吩咐,柴信带了来人,站在堂下行礼。
杜中宵见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白面书生,一身半新不旧的青衫,看起来有些憔悴。
行礼毕,那人道“学生罗景,见过知县官人。”
杜中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