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来桌上坐;过去的六亲在锅内煮准备给人吃。所谓的肉债,是个很重要的因素。
诸位你看看印光大师文钞,他讲到临终的正念,除念佛以外,印祖是很强调吃素的,而他的理念是从《楞严经》的地方出现。你临终的时候,你希望没有障碍,没有冤亲债主来障碍你,你就少吃它们的肉。今天我们要从这个地方跳到那个地方去,你身体的负担是越少越好,你若背着一百公斤还能跳过去?所以这个地方佛陀说:你能够不吃任何众生的东西,那你真实的解脱,减轻你临终的负担,是这个道理。
辛三、盗戒
【图一】
“盗”的定义是不予而取他物,是我们所对治的恶法,包括偷盗、包括强夺、乃至于用诈欺的方式来骗取财物,都叫做偷盗。“戒”是能对治的法。在本经讲到四根本重戒,都不是只是身口而已,还偏重在意业的断除这种偷盗之心。
因为在〔菩萨戒〕就是重理观的,是重意业的,因为〔菩萨戒〕它根本的思想,就是在加强你的菩萨种性,从菩萨种性发动出来,最后加强你的菩萨种性,所以它重视意业的。
持戒功德
阿难!又复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偷,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总说持戒的功德:阿难!在世界中的六道众生,假设我这一念心不生起偷盗之心,这要有理观的智慧。一个人不生偷盗,你当然要安住真如本性,一个人安住在无明妄想,就很可能生起偷盗。
所以你要远离虚妄的生灭心,而回归到不生灭心,你才能做到「其心不偷」,那就不再随顺生死业力相续。可见得偷盗是增长生死业力,是障碍我们出离的,是这个道理。
犯戒过失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偷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偷,必落邪道,上品精灵,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诸魅所着。彼等群邪,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佛陀告诉我们,为什么要断离偷盗的主要因素:汝等修学大乘的三昧,我们真正的目的是要离开三界的尘劳烦恼,假设偷心不除,不但三界的尘劳不可出,而且会有以下的过失。纵使我们有多闻的智慧,有少分的欲界定跟未到地定的功德,但是我们内心当中还累积很多偷盗的功能,最后的结果是必落邪道,邪祗鬼魅之类的众生。
上品精灵,假设你的福德资粮很够,那就是精灵。精灵主要的功能就是盗取日月的精华,有时是依靠山、依靠水而住,偷取日月的精华。中品的妖魅,妖魅是偷取人类的精气。下品的邪人,邪人被前面这些所谓的精灵、妖魅所附着,帮精灵跟妖魅做事的人,叫邪祗之人。
前面三品之人,都是属于邪祗这一类的众生,而且他们都各有他们相应的眷属,而每一个人都产生邪见,自己认为自己经成就无上觉道。差不多这种人会那么坚固的生起偷盗,都有邪见支持,都是无惭无愧邪知邪见的人,才有办法产生那么大的力量。
预记末法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潜匿奸欺,称善知识,各自谓己得上人法,炫惑无识,恐令失心,所过之处,其家耗散。
佛陀对末法时代的预言:我灭度之后,正法过去了,像法过去了,到了末法时代,末法时代有二种特色:外在的环境是去佛久远,所以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内在的因素是障深慧浅,善根浅薄烦恼粗重,所以造成了一种魔强法弱的时代。在这时代就有很多很多的妖邪众生出来活动,而他们出来活动他也不可能现出本来的面目,说我是妖邪,他隐藏自己。
潜匿奸欺,他隐藏他内在奸诈欺狂之心,表面上现出善知识的相貌,他经常好言吉凶祸福,以得道的善知识来自居。但是你看看他所说的法,他自己就称自己是上人之法,甚至于称自己是菩萨、古代的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