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上书十策——李贤(3 / 3)

中,杨埙翻改供词,说:“我是地位低下之人,怎么能见到李学士,这些话都是门锦衣教我的。”门达大惊,神情颓丧无法开口,此事最终以杨埙监禁、袁彬贬调南京收尾,而李贤也得以保全。

朱祁镇病危时,卧于文华殿,正好有人向朱祁镇离间太子朱见深,朱祁镇被谗言动摇,暗中告诉李贤此事。李贤叩头伏地说道:“这样的大事,愿陛下三思。”朱祁镇说:“那么一定要传位给太子吗?”李贤又叩头说:“如此则宗庙社稷幸甚。”朱祁镇起身,立即派人召朱见深来。李贤扶着朱见深,令他向朱祁镇致谢,朱见深抱着朱祁镇的腿哭泣,朱祁镇也为之流泪,谗言因而没有得逞。

朱见深初即位,便命廷臣议上两宫尊号,宦官夏时承周贵妃旨意说,说英宗原配钱皇后久病,不当称太后,而贵妃是宪宗的生母,应该独上尊号。李贤说:“遗诏已经做了规定,何用多言?”彭时说:“李公的话很对。朝廷所以能够服天下,就在于正纲常。如果不这样,损害圣德不小。”过了一会儿,夏时又传出贵妃的旨意说:“子为皇帝,母应为皇太后,岂有没有儿子而称皇太后的?宣德年间有过惯例。”李贤脸色都变了,看着彭时,彭时说:“今日之事与宣德年间的不同。胡皇后上表让位,退居别宫,所以在正统初年没有给她加尊。现在名分固在,怎能相比?”夏时说:“如此你们何不起草让位的表文?”彭时说:“先帝在世时没有实行,现在谁敢起草?如果做人臣的曲意顺从,那将是万世罪人。”夏时厉声警告他们。彭时拱手向天说:“太祖、太宗神灵在上,谁敢有二心?钱皇后无子,臣能谋到什么利益而为她争?臣所以不忍沉默,不过是想保全皇上圣德而已。如果皇上推大孝之心,则两宫并尊为太后为宜。”李贤也极言此议,朝议才最终确定。

同年春,李贤借助天生异象之机,与同僚一同上书劝朱见深坚持“敬以修身,正以御下,刚以断事,明以察微”,以消弭天灾。次日,李贤又趁机请求释放浣衣局中被没官的宫女。朱见深听从,朝廷内外闻讯,都非常高兴。五月,天降大雨及冰雹,大风刮走瓦片,吹倒郊坛的树木,李贤说:“天威可畏,陛下应当凛然醒悟,不要亲近左右近幸之臣。要推崇信任老成之臣,共商国事。”有关官员请造卤簿。李贤说:“内库中还有没用过的。如今恩诏刚刚颁下,正要节财俭用,为什么又要干这些事?”朱见深即日压下了这一建议。每逢灾变,李贤一定与同僚极力陈言,毫不隐瞒,对于朱见深即位之初的朝政举措,李贤劝诫尤为恳切。

门达被逐出后,他的党羽多投匿名信陷害李贤,李贤因此请求辞官,朱见深下诏慰留。朱见深废吴皇后,言官请诛杀宦官牛玉,言词中牵连到李贤,还有人造流言蜚语陷害李贤,朱见深命卫士住在李贤家中,保护他出入。李贤上奏称,荆襄地区虽已遣将前往征讨,但其间山林深阻,流民职聚众多,起事者闻大军南下,必邀劫流民为其同党,其流民亦恐官军一并剿戮。因此其势必越来越大,也越难于扑灭。宜降圣旨榜文,开谕流民,各安其业,有能擒斩起事首领者,比官军加倍升赏。朱见深以为其言有理,遂诏谕兵部尚书王复按其言行事,以抚谕荆襄流民。

李贤遭父丧,朱见深下诏予以起复,李贤三次推辞,都未获准许,朱见深派宦官护行,为他的父亲营葬。李贤回到京师后,又推辞,朱见深派使者宣示他的心意,李贤才入阁视事。后来,李贤在家中去世,终年五十九岁,朱见深闻讯后,十分惊愕悲悼,为其辍朝一日,按例赐祭葬。并追赠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谥号“文达”,录李贤之子李璋为尚宝司司丞。

李贤入阁后,举贤任能,以惜人才、开言路为急务,名臣多为其所识拔。他为人耿介忠直,深受英宗宠待。

史事讲将1三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