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杀心难耐(2 / 5)

地煞七十二变 祭酒 306 字 1个月前

子们怯生生看向父亲,见他没出声,赶紧抢过,吃得满嘴流油。

孩子们年幼懵懂,实在不晓得,有了好吃的,为什么母亲要暗自流泪,为什么父亲沉默得像一道影子。

妻子冲好了“茶水”端来,簪花汉的目光顺势落了过去,她常年在家织布,又不短吃食,是比寻常妇人白皙丰盈一些。

“近来不太平,富贵坊又人头杂乱,你走了,嫂子带着两个孩子,孤儿寡母的,指不定惹上什么祸患。这样,兄弟在城里的院子空了几间厢房,若不嫌弃,嫂子可以搬去……”

话到此,妻子不知是恍惚,还是吃惊,脚下趔趄翻了茶碗,开水烫得她痛呼。

簪花汉“呀”了一声,连忙伸手作势搀扶。

这时。

一直木然的男人却突然起身,一把扣住簪花汉的手腕。

“三郎,你这是?”

“我只卖我自个儿。”

男人重复着。

“只卖自个儿。”

簪花汉顿时翻了脸,先前的热情仁义好似张脸谱,随手便扯掉了。

他张嘴要骂,周遭的废墟里却鬼影一般站起好些人来,骂声悻悻止住。

叫了声。

“撒手!”

怒冲冲挣脱,出了“门”去,啐了句“不识好歹”。

回头狠狠剜了一家四口几眼,扯起冷笑,翻出两本册子,一册白皮,一册红皮。白册子无甚稀奇,那红册却用布帛作封皮,赤染之下隐显繁复纹路。

他将男人的名字从白皮一册勾去,却添在了红皮一册上头。

“这红册子有甚说道么?”

旁边冷不丁一声叫簪花汉吓了一跳,扭头便见一短毛高个儿抻着脖子正在张望。

“关你鸟事!”

簪花汉骂咧咧收起册子,再要撒气,却见后头有辆推车,车上大桶腾腾冒着热气,他晓得褐衣帮这些天一直在施粥,到嘴的话不由咽下直憋得脸上通红,抹了把白毛汗,愤愤走了。

只是一边走,一边放声大喊:

“一天半碗泔水,怎吊得老小性命?况冬日将近,寒气也能杀人。唯投身南洋,方得换得家人吃饱衣暖。一口丁壮两吊大钱,童叟无欺。活路在哪儿?可别被两口泔水糊了心眼!”

废墟里一些身影摇摇晃晃缀了上去。

“卖包子的。”李长安叫住男人,他在城里卖符时与男人相识,“码头已在修整,再熬些日子,总有法子撑过去的。”

男人回过头来,定定看着李长安,扯出些许微笑。

“你这人卖的符假,话也假,坊里几万张嘴巴,凭你们撑着,能熬得了几时?这粥不是一日稀过一日么?”

他望了一眼懵懂的孩子和垂泪的妻子,麻木中多了些振奋。

“听说南洋尽是金山银山,我去了,兴许还能发财呢。若有心,请千万照拂一下我的家小。他日我若能返乡,定有厚礼!”

依依不舍回顾妻子,终于狠心离去。

李长安只好道一声:“一路顺风。”

敲响了铜锣。

“放粥啦!”

…………

一桶粥看着多,真分发出去,却是杯水车薪。

桶底都快刮出木渣子了,车边还围着大群眼巴巴的坊民。

于是,施粥的众人安抚的安抚,驱散的驱散,收拾的收拾,唯独李长安还望着男人离去的方向若有所思。

“道长哎,您还惦记着咧?”黄尾往桶里泼水,娴熟地将每颗粘在缝隙的米粒刷下来,“人牙子虽害人妻离子散,但到底也给了人一条活路不是。”

李长安回了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

“你说人牙子有心善的么?”

“论迹不论心嘛。”黄尾打了个哈哈。

李长安一味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