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事情就是调运商品,要一下子筹措满足佛郎机人需求的商品,对沈溪来说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早在七天前,惠娘和李衿便以兄弟商会东家的身份出京,自大运河乘船南下,当沈溪见到惠娘和李衿时,二女已下船经陆路到武清县城等了沈溪一天时间。
沈溪见到两个妾侍,没时间谈情说爱,直接把跟佛郎机人谈判的结果告知,惠娘和李衿不是那种喜欢耍嘴皮子的女人,她们在处理事情上很有主见,效率极高。
惠娘大致算过后,摇摇头道“第一批货倒好办,本来只是走个形式,打消佛郎机人的疑虑,多少不论。为了满足京师以及九边需求,北运河沿岸我们商会租用大量货仓,储备很多瓷器、茶叶和丝绸,只需立即行动起来,半个月内即可把货物送到天津卫,相信足以把佛郎机人的商船装满。反倒是第二批货比较难办,由于都是现筹集,就算把湖广、江赣、闽粤和江浙一带能收集的货全算上,怕还是不够。”
李衿看了惠娘一眼,又望向沈溪,赞同地点了点头。
沈溪道“我也知道有一定难度,虽然这次我们赚得很多,但高达三百万两白银的买卖,怎么说也要从市面上买到五六十万两的货物才能对付过去,光靠我们控制的商会,达成贸易额有些夸张。”
“那老爷准备如何做?”
惠娘关心地问道,“难道以朝廷的名义,集全国之力筹集?如此一来,可能会造成物价大幅度上涨,这些货物运送出去后,大明境内剩余的货物就不多了……恐怕会导致物价在短时间内上涨,普通百姓想买到瓷器、丝绸等商品,就花上比过去多得多的钱。”
沈溪笑道“我老早就跟你们姐妹俩说过了,我们把商品向外输送,并非是祸国殃民,而是可以促进工商业发展!你们想想看,瓷器、丝绸、棉麻制品等商品价格上涨,那开办作坊就有利可图,地主就会把窖藏的钱拿出来投资工商业,进而促进科技进步。而货物运送,又会促进制造业和运输业发展。这次跟佛郎机人的买卖就是变革的契机,你们姐妹俩控制的商会一定要抓住机会,快速发展……”
惠娘摇摇头“妾身不懂这些,妾身不过是笼子里的金丝鸟罢了,岂能管到笼子外的事情?”
不知不觉,惠娘居然说出如此伤面子的话,让沈溪怎么都没想到。他揣度或许惠娘是因为离开京城,感到一种漂泊无依的烦忧,才会有此慨叹。
“姐姐……”
李衿在旁劝说一句,望向惠娘的目光中满是担忧。
沈溪笑了笑,宽慰道“只需尽力即可,毕竟除了你们姐妹外,还有宋小城,他如今也在帮我处理南方事务,现在他人在京城,之前跟京畿商贾谈判取得一定进展,这次正好把那些商贾手里的存货买下来,一并卖给佛郎机人。”
惠娘脸上带着一抹担忧,蹙眉道“商贾天生逐利,如果让他们知道老爷跟西洋人做了那么大的买卖,必会囤积居奇,到时候老爷要购买他们手里的货物,价格或许要比预期高许多,老爷务必要提前做好准备。”
沈溪见惠娘露出认真的神色,便知道她思考过这个问题。
沈溪当然明白惠娘这番话的重点,如果按照正常国家对外贸易流程,自然是以商人为主体跟洋商谈判,国家收取税赋便可,但问题是现在朝廷权柄把控在谢迁手里,就算是收到税赋,沈溪依然得不到钱,出兵草原的军费无人能承担,朱厚照分润不到对外贸易的好处,也就没了推动贸易的积极性。
如此一来,沈溪只能把贸易大权紧紧地拽在手中,反正短时间内朝中没有人意识到其中蕴藏的巨大利润,不会对他造成困扰。如此一来,他就可以以皇帝的名义出面谈买卖,再从民间征调商品,把财富集中到自己手上。
反之,如果让商贾主导,谁会心甘情愿把利益交给国家,自己连汤都喝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