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道,“大帅,不如让末将前往,末将只带身边十名亲兵就足够了。”
众人讶异,徐泾道,“史副将,休得胡,于静昶就是再弱,可怎么也是有千余人马,你只带十名亲卫,如何奈何得了他?”
史云知道徐泾这是以为他一时气盛,了糊涂话了,笑了笑道,“大帅,末将不是吹牛,末将只需十人,保证砍下于静昶的人头,也保证绝不会让被掳劫的大宋百姓受到伤害。”
杨怀仁还有些犹豫,不过也似乎想到了史云的想法。
史云见杨怀仁没有立即下令,接着请求道,“大帅,末将追随大帅来到交趾,除了吉婆岛第一战中立下功劳之外,来到升龙城后并无什么得出口的功劳。
大帅命末将看守码头,难不成是觉得我们水军只懂水战,不会陆战?”
杨怀仁笑道,“那倒不是,我怎么安排的人手,大家心中应该有数。绝没有厚此薄彼的状况出现过。”
众将自然都知道,自从军功制度改革以来,集体功劳自然是占大头的,个人功劳显得相对不那么突出了。
不过这是从论功行赏的角度讲,很多将领和校尉们,他们和普通的军卒想法还不一样。
普通军卒们,他们需求的是实打实的钱财,有了钱,可以买房买地,让父母家人有房子住,有地来供应生活,让老婆孩子能过上好日子。
但对将领和校尉们来,其实看重的并不是大胜回朝之后会领多少钱财,他们对个人名望的需求似乎更加迫切。
杨怀仁一直以来都尽量平均安排大家的作战任务,就是出于这种考虑,让他的兄弟们和手下的将校们都能有功劳,好回去光宗耀祖。
就史云这种,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他家本来就是南方的将门,家中长辈兄弟几乎都是在大宋各地的水军中效力。
他们家也根本不缺钱不缺地,但因为大宋的水军也从来没有什么建立功勋的机会,最缺的便是战功。
特别是那种在对外战争里,能在皇帝面前拿得出手,让皇帝称赞并记得他们家族存在的功绩。
史云当初想方设法托关系走门路离开昌,宁愿自降官职来武德军水军,就是不想过安逸的日子,而想实现他的人生价值,同时为家族赢得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