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较为偏僻,但昆仑山之脚下却极为繁荣,顾子复途经此地,便曾发现此地道风极盛,家家户户都供奉着道士画像。
那画像中的存在,跟自己以前见过的玄都真人一般无二……
甚至于此地学子之所学,尽皆非儒非墨,而是道,童生学子,平生之学,尽皆是道经真藏……这是何其之不可思议,又是何等之恐怖?
谁曾想到,自己与好友景逸昔日眼中的无名老道,却是这山下众人眼中的真正神仙?而那天墉城更是天下修仙界的泰山北斗?!
在昆仑山下,凭借着自己这些时日以来野外生存之所得,随意寻了一个落脚之处的顾子复思及此处,便忍不住苦笑。
同时也在为好友景逸,错失这一大仙缘感到惋惜!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顾子复身为一地名儒,曾经听说过一篇《为学一首示子侄》的故事,而这篇故事也是促使他真正下定决心出家求道的原因之一。
默默端坐在自己的蜗居之中,感受着体内愈发强盛的那一枚鸡蛋大小的青绿刀丸,顾子复仰望着夜幕之中苍苍茫茫的天穹……
周流不息的无穷星辰、漫天皆是,密密麻麻,或抱成团,或簇拥成各种形状,亮晶晶的闪烁不休,一条玉带银河横贯在头顶之上,更是令人敬畏难言。
便在此刻,心绪有些许纷杂混乱的顾子复,忽然想起了那篇《未学一首示子侄》的故事。
犹记得,那篇文章中讲道蜀中有两个和尚,一穷一富。
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要到南海,怎么样?”富和尚说“你凭借什么去南海?”穷和尚说“我只要一个瓶子和一个饭钵就足够了。”
富和尚说“我几年来一直想要雇船顺江而下,还没能够去成呢,你能凭借什么去南海?”
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把这件事告诉了富和尚。
蜀国边境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的路,富和尚没有到南海,穷和尚却到了。
自己若是矢志求道,难道还比不上蜀国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即便是这条求道之路再远再艰难,可又算得了什么?
自己当日思及此处,便毅然下定了决心,此刻回想起来,顾子复的唇角仍是不由染上了一抹微笑,心绪之混杂亦随之微淡……
即便明日那位玄都真人,未曾将自己收归门下,那又如何?
至少自己这一路游历而来,行万里路,无论还是胸中见识,还是心性智慧都大有所增,更别提还学了一手可斩妖降鬼的绝招!
躺在一块被北宿三阴戮妖刀削得光滑如镜、铺了几张兽皮的青石之上,顾子复渐渐闭上了眼睛,带着笑容,缓缓入眠。
终归,无论如何,自己都是大有所得,只是不知,自己这一行究竟是大得还是小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