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技术进步(第一更)(2 / 3)

经常来医院复查,这一次变形很可能就会直接要了患者的命。而一旦肿瘤复发,新生的肿瘤很可能继续侵蚀残存的寰枢椎体。即使有钛网的支撑,没了椎体,神经和血管得不到支撑保护,患者还是会死。

延髓尾端是小脑的延伸部分,也是脊椎的。这里主要调节控制人体的心搏、血压、呼吸、消化等重要功能,一旦稍有损伤,患者就会直接死亡,甚至连抢救的机会都没有。因此,这一区域也常常被称为“生命禁区”。主刀的医生们只要有选择,基本都不会考虑在这里进行手术——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然而,宋华林的情况比较特殊。同协的急诊医生在病例库里查询到了他的资料后,迅速叫来了骨科的几位大佬会诊——这几位都是能编写教材,制定诊治指南的业内领军人物。而这几位专家,在看过了宋华林十五年前的影像检查资料和手术记录后,都皱起了眉头。

实际上,当年给宋华林做手术的,也是同协骨科的顶尖人物。同样是扫清脊索瘤,其他医院的医生可能会考虑直接做枢椎半切,而同协的手术方案却是在扫清脊索瘤的时候,通过脊柱内窥镜和电磨去除了遭到侵蚀的枢椎,并且用骨水泥进行了填补。

也多亏了这个手术方案,宋华林的枢椎虽然被去除了接近30的骨质,但仍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强度。如果不是这个手术方案,大巴车翻覆的时候,宋华林很可能就命丧当场了。

“只能做替换。”同协骨科主任邱院士沉默了很久之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虽然不知道患者现在的骨折情况,但要内固定已经被磨掉30的枢椎,这不现实。”他转头看着自己的学生,现在的骨科副主任王一飞教授问道,“你们搞的那个3d打印技术怎么样了?能不能用?”

“二期临床还没结束。”王教授答道,“可是我们的3d打印,主要是做髋关节和骨盆修复的。直接上枢椎……”

“我记得南方医那边在搞这个研究。”邱院士摸出了电话,“你们先把原来的影像资料整理出来,我问问那边的老朋友们,能不能搞个图纸出来。”

·

·

·

孙立恩坐着急救车,基本没过多久,就来到了同协急诊科。高速出事的地方距离这里只有十八公里,虽然这次开救护车的司机水平明显不如昨晚的那个“王哥”,可速度却仍然快的吓人。再加上有警察摩托车开道,一路上救护车连续闯着红灯,用最快的速度赶到了医院。

“快,送抢救室!”朱教授早就带着人守在门口等着接车了,看到孙立恩和抢救床一起下了车,他直接把手里的白大褂扔了过去,“穿上,你一会和我一起进手术室。”

夏海看着孙立恩,一脸的不满,“你是同协的医生就说是同协的嘛!把自己装成外地医生干啥?我又不会吃了你!”

孙立恩也没工夫和这个贫嘴医生多说话,套上白大褂,推着病床就冲进了抢救室。倒是宋华林还在床上嘟囔着,“不用推这么快,还有时间的。”

宋华林生命体征稳定,这虽然有运气的成分,但也和孙立恩的紧急处理脱不开关系。孙立恩推床进了抢救室,和同协里一脸严肃的医生们报告完了情况后,这才稍微松了口气。

“你怎么跑到高速上去了?”看着正事儿忙完了,在带着宋华林去做影像检查的路上,朱敏华教授终于忍不住问道,“你不是来接人的么?”

“是接人啊。”孙立恩苦笑着应道,“我要接的是霍普金斯的帕斯卡尔博士一家。结果刚接到人往回走的时候,就遇见了这场车祸。当时在车上的,除了我和帕斯卡尔教授以外,还有来同协做国际交流项目的瑞秋,以及我的同事胡佳。他们也忙的够呛。”

朱敏华看向宋华林的眼神有些变化,“真不知道这个病人到底是走运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