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先读书(1 / 2)

风雨大宋 安化军 2669 字 2020-03-31

阳光从窗子照进来,洒在地上,斑斑驳驳。马怀德看着桌子上的三本书,随手翻了一下,对一边的张岊道“考策论,不出题目,却让考生看了书之后再答,这样能行吗?”

张岊道“这是刘太尉想出来的办法,紧急各州送了书来。没有办法,河北路文风不盛,来的读书人多是乡下的村学究,没多少见识,不给书看怎么办?”

马怀德翻着书,过了一会摇摇头“我参军多年,看这些书,一时也理不出头绪。让这些村学究来看了,能答出什么?太尉,我觉得这样做,实在难说得很。”

张岊在一边坐下,道“不管那么多了。由于人招不够,最近刘太尉急得很,只有这样办了。如果数年之后,军校里学习出来的人,只有禁军中的将领,没有民间军官补充,可以难办得很。如果从其他军校里调人来,只怕会有矛盾。当年杜太尉在随州练兵,刘太尉便就是营田厢军长官,见识非他人可比。太尉这样做,自有道理。我们只要照着吩咐做事就好,不要管太多。”

马怀德不再说话,随手翻着书,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这是军校中的几本初级教材,主要讲步兵战术之类,是基本内容。刘几定的考试方法,便是让参军的人先看一天书,第二天答一篇策论。策论是根据书中讲的内容而出,理解能力强的,能写出条理来。

考试的要求很低,只要文章条理清楚,立论有据,便就算合格。除非是看了一天书,对书中内容一头雾水,完全不知道说什么的,才不录取。河北路二十余万禁军,需要补入的军官很多,河北路广招读书人,也未必能满足军中所需。这个年代,读书认字的人还是太少,只能如此。

宋朝的文事,还是要看江南。特别是江西路和福建路,读书识字的人特别多,文风鼎盛。而且形成了一些大家族,对于科举,特别有经验。而像河北路,由于处在边境,而且灾害众多,民间税赋又重,读书人不多。今年是大比之年,取进士三百八十八人,河北路登第者仅有四人。而在江南,仅福建路就有六十九人,有天壤之别。由于历史原因,军校都是设在北方,除了京城军校的落第进士,河曲路军校和河北路的军校,学员都只能取自周围,对于文化知识要求只能放低。

马怀德知道此事,只能摇头。雄州这个地方,多少年没有进士了,文风实在不盛。民间就连蒙学的地方都少,除了做生意的和衙门的吏人,读书认字的着实不多。

太阳高升,州里的读书人进了雄州,被吏人带到了雄州官衙。

马怀德和张岊到了后衙,看着站在面前的三十多人,一起摇了摇头。本州的读书人,大多都是在州城。他们有自己前程,要么是衙门公吏,要么是店铺的主管,给钱也不去军校。取乡下的读书人,就只有这么多了。眼前的这三十多人,里面有的只能识字,连文章都读不利索。

清了清嗓了,马怀德高声道“朝廷整训禁军,特在河间府设了一间军校,为禁军培养军官。要进军校学习,身体须合兵格,而且要读书认字。只要学得成了,就可以入禁军中为官。招你们来,就是给你们这个机会。我话说在前头,只要考试过了,必须入学!”

众人一起拱手称是。正是因为考中了必须入学,有自己职业的读书人才不参加,只能吸引那些落魄的文人。如若不然,冲着一天两百文,州城里的读书人就来了。

见众人态度恭谨,马怀德微出了口气。又道“入进军不是考科举,考中还需学习,并不会直接释褐做官,所以考的也不一样。今日一天,每人会出三本书,你们熟读。等到明日,再一起考试。”

听了这话,就有人问道“知州,说是一天发二百文钱。若等明日再考,是不是要发四百文?”

马怀德道“不错,每人四百文足钱。要知道,你们这么多人,可不是小钱。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