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 这是赵知微?(1 / 2)

京城一般的考生,哪里见过赵如熙?而那些在绘画比赛时见过赵如熙,或听说过她种种事迹的豪门权贵家的孩子,遇到这种问题,他们往往都说“未见过”,“不清楚”,绝口不对这些人谈论赵如熙的容貌。

权贵人家的孩子,其实最是拎得清什么人能得罪,什么人不能得罪。

开玩笑,别的不提,光是赵如熙的师父是枯木先生,她的师兄个个牛逼,他们都得罪不起;更不用说皇上对她也青睐有加,听说岑贵妃对赵如熙也是极为喜爱的。

赵如熙在边关粮草出问题的时候,凭着自身厉害的算学,替户部重新算了一遍郭季同算错的数目,让粮草能迅速送达边关,于社稷有功。便是冲着这一点,都是值得他们尊重的。

更不用说赵如熙容貌极为出色了。

赵如熙在他们心里,妥妥就是女神,是不容亵渎和侵犯的。

这些外地的考生打探她的容貌,心里想的是什么,打量他们不知道吗?无非就是肖想能把赵如熙娶进门罢了。

嗤,知微居士连靖平王府的四公子都看不上,京城多少豪门权贵家的公子也被拒绝,会看上他们?一个个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尽想美事呢!

豪门权贵家的孩子都不提,其他在绘画比赛上见过赵如熙的,自然也不敢提。即便他们考上了进士,做了官,也不过是在京城艰难求生的众多官员之一,豪门权贵可不是他们得罪得起的。不说这些人的态度,光是赵如熙自己本身是个贵族少女,也不是他们能议论的。

因此直到现在,外地的贡士愣是不知道赵如熙长什么样,是美是丑。

当然想打探赵如熙的容貌、娶她做媳妇的考生比较少,毕竟这年头科举考试不容易。能考到进士这一级别的,大多都是二十五岁往上,家里孩子都能打酱油了。

这些进士里,有一部分对赵知微就不大友好了,言语里有意丑化和贬低她。

大晋建国已好几代了,朝廷的官职就那么多,三年一取仕,多取了也没地方安置,所以一届取的进士比一届少。像这一次,听说朝廷只打算录用一百二十几名进士。

进士的名额本来就少,赵知微这个贵族女子还成了绘画界的名士,吃喝不愁,也算是功成名就了,为什么还要来跟他们抢这有限的资源?

这种心理再加上大男子主义作祟,所以这些人私下里不知何时就流传了一种言论,说赵如熙长得极丑,否则京城的这些才子怎么一个个都闭口不谈,肯定拿不出手。

再说,女子要是长得美,还需要这么拼命读书吗?即便是个伯府,有贵族的头衔在,长得好看一点,嫁个门第相当的贵族男子不成问题,何必拼了命的读书搏前程?

由此可以推断,赵知微肯定长得很丑。

但流言是这么传着,毕竟没有亲眼见到。因此大家对于这个唯一的女贡士还是很好奇的。今天来参加殿试,大家都想目睹一下这位京城丑才女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热衷参加文会、诗会的都是年轻人,朱和淮只去过一两回,倒是不知道这些人对外甥女的想法,否则他定然要打人。

科举路难走,祖孙俩一同考试的不在少数,朱和淮对跟外甥女一起参加殿试没啥想法。他一心担心外甥女一个年轻姑娘到这里来不自在,因此来了之后,一直站在外面等着,好伴同外甥女一起进去。

赵如熙早就预料到了今天参加殿试,要被人跟猴子一样围观;那些考生们是个什么心理,她也能猜出几分。因此她懒得到那么早,而是扣着在八点四十到的东华门。

反正绥平伯府离宫里不远,现在又有怀表了,看时间方便,倒是不用担心迟到。

到了东华门,她还没下马车,朱和淮就看到马车上绥平伯府的标志了。他连忙走过来,叫了一声:“知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