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逐渐转冷,军器监里,工匠们越来越忙。
羊皮靴,狗皮连耳帽,厚棉裤,秋衣秋裤,油布面料的棉手套,棉布口罩,油布面料的鸡鸭绒军服,羊皮带等等,都在抓紧生产。
枪坊里,枪支专用蜡、润滑油脂等等,也在紧锣密鼓的生产之中。
运输坊里,正在加紧赶造雪撬和手动撑杆。
这些物件之中,除了防寒的衣服之外,最受李中易关注的是,雪撬和狗。
开封城还没有那么冷,耐寒的犬只不好养,运输坊里主要是制造的雪撬。
而北边的幽州和西边的灵州等地,每个县都提前养了大量的耐寒犬。
反季节进攻北虏,是李中易亲手定下的战略方针,不管是军方还是地方官府,安敢怠慢
以往反击北虏,效果都很差,主要是没有利用上雪撬的优势。
冬天的蒙古高原上,不管是粮车,或是火炮,因为载重量的问题,车轮都会陷入到深达一米的雪地里,根本无法顺利的行军。
打仗,打的就是后勤。粮车都跟不上了,数万大军还怎么深入蒙古高原去进攻敌人
如今就不同了,从编练新军的那一天起,防寒的装备和雪撬就已经在筹备之中了。
在蒙古高原上,冬天的时候,战马其实是无法在户外活动的。
夜间的严寒,轻而易举的就可以冻死所有的牛马和羊。
但是,北边特有的防寒犬,就不同了。
早在李中易还是执政王的时候,从极北之地弄来的几千只防寒犬,就在河北路和西北地区安家落了户。
经过十余年的种群培育,这些防寒犬已经多达几十万只了。
根据实验,单兵有雪撬行军,在雪地里,可以日行百余里地。
十余只防寒犬拖拽着挂在雪撬上的6磅火炮,在一马平川的雪地里,可以日行两百里之多。
这个还不是重点,防寒犬主要是拖载宿营车、粮车和火炮。
没错,就是宿营车。这种车,战士们不可能躺着睡觉,却可以大家挤作一团,坐靠在一起睡觉。
经过实验,在雪地里扎营,正常情况下,也需要三个时辰以上。而且,在极寒的蒙古高原上,10名战士住一宿帐篷,很可能冻死9个人,冻伤一个,绝无幸免的可能。
所以,在李中易的亲自主持下,设计定型了雪地宿营车。这种木制的用油布盖顶的宿营车,就是成吉思汗西征的那种大车,只不过卸了车轮,改用雪撬罢了。
不夸张的说,雪地宿营车,绝对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后勤装备。
想想看,和每天在雪地里劳动三个时辰以上,扎下四面透风可以冻死人的帐篷相比,随时随地可以睡觉的,暖和的雪地宿营车,了多么大的方便
而且,这种雪地宿营车,拆开侧面的木板,就可以把步枪伸出去射击。可谓是一车多用,一车多能。
深秋时分,黄河即将封冻之前,开封城外的一大段运河,被驻军戒严了。
运河上,停满了黄河水师、近海水师、长江水师的大小战船,足有千艘以上。
举目望过去,黑压压的一大片,将整个运河的河段,全都遮满了。
军用码头上,新编陆军第一镇和第二镇的将士们,正在登船。
“嗨嗬”
“听我口令,一起推。”
和步兵们默默的登船不同,炮兵部队、后勤部队的将士们,都光着膀子,喊着号子,推着车辆上船。
李中易在林仁肇、张三正和第二镇镇统王肯的陪同下,就站在码头上的最高处,远远的眺望着雄兵登船的英姿。
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老一派禁军的六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