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苏轼的任命(2 / 3)

发现朝中众位大臣皆尚未散去。

看见他进来,众人神色不一,有的面露喜悦之色,有的则满脸厌恶之情。然而苏轼却浑然不惧,昂首挺胸径直朝着殿内走去。

走进殿内,苏轼便叩首行礼道:“臣苏轼拜见官家。”

宋徽宗看着苏轼那满头的白发,心中不禁涌起一丝不忍,赶忙说道:“爱卿免礼。”苏轼闻言,连忙顺势起身站起,而后抬头看向了宋徽宗。

苏轼对于这位宋徽宗,其实在还未见面的时候便颇有好感。只因若不是他那一道诏书将自己召回,恐怕自己此刻还在那苦寒之地辛苦当差、受苦受难呢。

苏轼不由得细细地打量了一下这位皇帝,只见宋徽宗面容俊朗非凡,眉宇之间透着一股英武之气,却又不失文雅之态,当真颇具帝王风范。

“苏爱卿久居大宋苦寒之地为朝廷效力,实乃忠勇有加,令人钦佩。但以爱卿满腹的惊世才华,长久留在地方任职,着实是大材小用。故而此次召回爱卿,朕便是希望爱卿能够将自身的才华挥出来,更好地为朝廷效力”。帝座上的宋徽宗目光温和地看着苏轼,缓缓开口说道。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苏轼闻言,对着帝座上的宋徽宗拱手说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此乃天经地义,这本就是臣的分内之事,万死不辞”。

宋徽宗微微点了点头,他对于苏轼的惊世才华向来是极为欣赏的,原本就打定主意要将其留在京城予以任用,只不过安排的是个相对闲散的职务。

然而,只因昨晚偶然遇到武直两兄弟那件事,回宫之后,他便毫不犹豫地再次更改了已经为苏轼规划好的职位。

“好了,朕想苏卿也很想知道自己的职位差遣吧。”宋微宗说完,便朝旁边站立着的太监看了一眼,身旁太监立刻会意,缓缓抽出一张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有苏轼,才德俱佳,学识渊博如海深,其品行端正,为人方正大气。于教育之理、经史之学更是深有造诣,钻研颇精。朕以兴学育人为大政之根本所在,故而授予苏轼光禄大夫之衔。特任命苏轼出任国子监祭酒一职,掌管监内一应大小事务。望其能兢兢业业,恪守职责,弘扬我大宋圣学之光辉,精心培育贤良之才。为我大宋江山社稷谋长远之福泽,使我大宋文运昌盛,贤能辈出。钦此”。

苏轼听着那圣旨宣读的内容,内心之中满是震惊与诧异。他未曾预料到宋徽宗竟会授予自己这般重要的职务与差遣。

原本在他先前的设想之中,即便自己当真能够得以留在京城,顶破天也只会被授予一些相对清闲的闲散官职罢了,可万万没想到,皇帝居然赐予了自己国子监祭酒的差遣。这可是实打实的正四品官职呀!

那太监念完圣旨,一瞧还在愣神的苏轼,赶忙着急地出声提醒道:“苏大人还不快快领旨谢恩?”苏轼这才如梦初醒。

刚要俯身领旨谢恩,就在这时,突然左侧文班队列里传出一声高呼:“且慢!”

众人皆循声望去,只见左侧文班首列缓缓走出一人,正是当朝宰相曾布。

曾布抱拳躬身,对着宋徽宗说道:“官家任命苏大人为国子监祭酒,臣认为此举甚为不妥。”

曾布此刻也是满心的诧异,苏轼的职位原本是他们一众大臣与宋徽宗共同商议好的,不过是一个相对闲散的职务罢了,绝非如今所授予的国子监祭酒,怎的官家说变就变?而且曾布对于苏轼向来是不对付的,只因为曾布乃是朝中的改革派,而苏轼则属于守旧派。当初苏轼的被贬,曾布还从中出过力呢。原本曾布是坚决反对召回苏轼的,若不是官家执意这般,再加上苏轼年事已高,即便召回也绝无可能再委以重任,所以曾布和众人这才同意了官家召回苏轼。却未曾想,如今苏轼竟被委以如此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