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化的心态变成一种菩萨的愿力。这个愿力不是外境刺激的,是发自内心的,称性起修。这一点不一样。我们讲明心见性,明心见性的人还是会起烦恼,跟我们一样,还是所有的烦恼都没有减少,但是他不会随烦恼而转,差别在这个地方。
这个地方的关键在“是心无体”,这句话大家好好参一参。这一念心,离开了六尘找不到它的自体,它只是一个生灭的影像。这个就是我们说的“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是这个道理。
好,我们今天先讲到这里。
《楞严经》的重点只有四个字,就是要我们“回光返照”。每一个念头起来,回光返照:这一念心是哪里来的?如果这一念心是外境的刺激产生的,这一念心你要舍掉;如果你这一念心是你的愿力产生的,那你这一念心你要顺从它,它怎么样想,你就怎么做,你要产生行动。判定方式就是问一句话,经常要问一句话:“你从哪里来?”你要经常问这句话。
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