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秦穆公(2 / 5)

紧张起来。秦穆公不顾蹇叔和百里奚的劝阻执意发兵攻打郑国结果在崤之战中大败而归。此后秦穆公又多次与晋国交战但屡战屡败。尽管如此秦穆公并没有放弃他的霸业梦想而是继续重用贤能加强国内建设为秦国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8、称霸西戎

在对外扩张受挫的情况下秦穆公将目光投向了西方。他采用内史廖的建议成功离间了西戎王与由余之间的君臣关系使由余归降秦国。在由余的帮助下秦穆公成功攻打戎王使十二个戎国服于秦国拓地千里称霸西戎。周襄王也赐予秦穆公金鼓以示对其霸业的认可。

9、良臣从死

秦穆公三十九年(前621年),秦穆公去世,安葬于雍城。据史书记载,秦穆公死后有177人陪葬其中包括许多贤能之臣如子舆奄息、子舆仲行、子舆针虎等。这一事件引起了秦国人的哀悼和不满但也反映了当时奴隶社会的残酷现实。

三、为政举措

1、政治

客卿制度

秦穆公在位期间,打破了传统的宗法制度和地域限制,以贤能为唯一的用人标准,这一创举被后世称为“客卿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不仅为秦国吸引了大量来自各国的贤能之士,如百里奚、蹇叔、由余等,还极大地丰富了秦国的政治文化,提升了秦国的治理水平。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百里奚与蹇叔:秦穆公用五张黑公羊皮换回百里奚,并尊称他为“五羖大夫”,这一举动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百里奚果然不负所望,为秦国的内政外交出谋划策,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他还推荐了同样具有卓越才能的蹇叔,秦穆公同样以重礼相待,封为上大夫。这两位贤臣的加入,为秦国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由余的归降:秦穆公为了征服西戎,采用了内史廖的计谋,成功离间了西戎王与由余之间的君臣关系,使由余归降秦国。由余对西戎的地形、兵力了如指掌,为秦穆公攻打戎王、称霸西戎提供了宝贵的情报和策略支持。

客卿制度的实施,不仅让秦国受益匪浅,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用人经验。它告诉我们,一个国家要强大,就必须打破封闭和保守,广纳贤才,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智慧和力量。

民本思想

秦穆公在位期间,深受中原地区民本思想的影响,他注重顺应民意,增强国民凝聚力,提高国家威望。他的民本思想体现在多个方面:

赦免乡里人:秦穆公曾丢失了一匹良马,被岐山之下的三百多个乡里人吃掉。他不仅没有惩罚这些人,还赐酒相谢。这一举动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人们纷纷称赞秦穆公的仁德和宽容。后来,在韩原之战中,这些乡里人冒死冲锋相救,使秦穆公得以脱险。这一事件充分展示了民心向背对于国家政治发展的重要性。

救助晋国百姓:在晋国发生饥荒时,秦穆公不顾丕豹的反对,坚持给晋国送去粮食。他认为饥荒是交替出现的事,不能不给晋国粮食。这一举动赢得了晋国百姓的感激和秦穆公在中原各国中的声望。它告诉我们,一个国家要强大,就必须关注民生,顺应民意,以民为本。

秦穆公的民本思想不仅体现在他的具体行动上,还体现在他的治国理念中。他深知民心是国家之本只有顺应民意、关注民生才能赢得百姓的支持和拥护从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2、军事

韩原之战

韩原之战是秦穆公在位期间的一次重要战役也是秦国东进扩张的一次尝试。在这场战役中秦穆公亲自率军迎战晋军凭借勇气和智慧反败为胜俘虏了晋惠公。这场战役的胜利不仅提高了秦国的国际地位还为秦国赢得了宝贵的战略缓冲期。

战役背景:晋国内乱不断晋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