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不断学习(2 / 3)

鼓励大家说:“现在大家都明白了吧?我们一起努力,一定能把学堂建好。这不仅是为了孩子们,也是为了我们的未来。”

工匠们纷纷回应:“王妃娘娘放心,我们一定尽力。”

在黎锦书的带领下,益州百姓们重新振作起来。他们按照图纸的要求,认真地施工。虽然过程中还是会遇到一些小问题,但大家齐心协力,共同解决。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座充满现代气息的学堂将会屹立在锦州大地,为大离朝的孩子们开启全新的知识大门。

章节二:技术人员助力学堂建设

黎锦书在锦州修建学堂的过程中,遭遇了诸多难题。其中,钢筋水泥比配和织钢筋网的问题尤为棘手。好在她灵机一动,想到了修建商业一条街的那帮建筑工人。

钟离不负所托,历经波折找到了那支建筑队伍的负责人。负责人被王妃心系教育的情怀所打动,欣然派出几位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前往学堂工地。

当技术人员抵达工地时,黎锦书亲自迎接,满含感激地说道:“多谢各位前来相助。我们的工人在这些方面确实缺乏经验,还望各位不吝赐教。”

一位技术人员爽朗地回应道:“王妃娘娘客气了,能为学堂的建设出一份力,我们也很荣幸。”

随后,技术人员们立刻投入到指导工作中。他们首先来到堆放建筑材料的区域,拿起一袋水泥和一段钢筋,开始耐心讲解。

“大家看,水泥和钢筋的比例一定要准确,否则会严重影响建筑的强度。一般来说,若是建造较高的建筑,钢筋的比例相对要高一些。但现在我们面临材料有限的困境,必须精打细算,这无疑给比例的确定增加了极大难度。所以,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多次试验,以找到最合适的比例。目前学堂的主体结构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但如果比例问题不解决好,后续的进度会受到很大影响。”技术人员认真地说道,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仿佛在审视一件珍贵的艺术品。

一个工人挠挠头,问道:“那这个比例具体是多少呢?”

技术人员耐心解答:“这要根据具体的建筑要求来确定。比如,如果学堂的屋顶比较重,那么下面的支撑结构就需要更多的钢筋。我们可以先进行一些小型的试验,用不同比例的材料搭建一些模型,然后进行测试,看看哪个比例的强度最高。目前我们的进度虽然不算快,但只要把基础打好,后面就会顺利很多。就像盖房子,根基不稳,房子就容易倒塌。”技术人员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试图让工人们更好地理解。

另一个工人又问:“那要是试验出来的比例还是不太确定怎么办呢?”

技术人员想了想,回答道:“那就多做几次试验,或者参考一些类似建筑的比例。而且在施工过程中,我们也要时刻观察建筑的情况,如果有问题及时调整比例。大家要知道,我们现在慢一点没关系,关键是要保证学堂的质量。目前学堂的修建进度虽然有些缓慢,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按时完成。”技术人员的话语中充满了信心和鼓励。

接着,他们来到正在编织钢筋网的地方。“织钢筋网时,要把钢筋交叉点绑扎牢固,可以用特定的钢丝进行绑扎。而且,网格的大小也要均匀,这样才能保证整个网的稳定性。就像这样……”技术人员熟练地拿起一段钢筋,用钢丝将交叉点紧紧绑扎起来,同时详细地讲解着每一个步骤的要点。“首先,要把钢丝绕在钢筋交叉点上,然后用力拉紧,确保绑扎牢固。大家注意,绑扎的力度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过大可能会损坏钢筋,过小则容易松动。还有,网格的大小要根据建筑的要求来确定,不能随意更改。”技术人员的动作娴熟而精准,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和节奏感。

工人们全神贯注地围在技术人员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