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僭越,即便她现在归为太妃,也没有资格坐上龙椅。
在接受完百官的恭贺后,郑氏目光扫过朝堂。
“袁阁老和孙阁老怎么没来?”
王承恩在一旁回话道:“回娘娘的话,二位阁老身子不舒服,告假在家。”
郑氏目光闪过一道精芒,她正愁没理由呢,二人就给自己一个机会!
“袁可立、孙承宗身为内阁首辅和次辅,无故误朝,责令二人在家闭门思过一月。”
郑氏说完后,周顺昌快速出列。
“太妃娘娘,臣启奏!
眼下陛下病重,新君未立,城中盗匪猖獗,民心不稳,臣请命出任五城兵马司指挥使,以稳民心!”
郑氏看着周顺昌,直接答应下来。
“太妃娘娘,臣启奏!
自蓟镇大战后,京畿地区多有流民,兵部下辖二十一卫漠视百姓失家离散,以致民间混乱,臣请命出任兵部侍郎严管二十一卫,以保京畿无乱。”
说话的是郑炘,他是郑太妃的亲侄儿,接替其父郑国泰都指挥的虚职在朝中任职。
“准!”
“太妃娘娘,臣启奏!”
···
一整个朝会,从开始到结束,不断有人上书请命担任京中要职,郑氏全部准许。
当福王得知情况后,心脏砰砰直跳。
眼下支持他的朝臣已经在内阁、兵部、吏部、督察院等关键衙门,全方位站稳脚步。
继续阅读
徐弘基则皱眉沉默下来。
“徐国公,咱们的人已经在朝中占领关键性职务,你怎么不说话?”
徐弘基摇头道:“殿下,你不觉得此事有些过于顺利吗?我总感觉哪里有些不对。”
朱常洵疑惑道:“徐公,有何不对的?”
“太顺了!不管是袁可立、孙承宗二人麾下的帝党,还是魏忠贤以前的阉党,没有一人在朝堂上反对,这实在是太奇怪了!
甚至连执掌司礼监的王承恩都没反对,这其中一定有诈!只不过我还没想到背后的由头。”
朱常洵在听到徐弘基的话后,眉头忍不住跳动数下。
他被这么一提醒,也察觉过来,如果说外朝没人反对还能说得过去,可是内朝竟然也没有丝毫动静!
这一幕显得极为诡异!
“殿下,这样吧,不管他们在背后搞什么,咱们姑且不去管,各做各的!
我现在就给南京去信,即刻调集江南之兵入京,即便他们有什么动静,咱们有兵马在手,也不惧他们,同时给太妃娘娘传信,不等皇帝咽气了,把您的登基大典提前办了!
只要生米煮成熟饭,那些人一旦搞幺蛾子,届时他们就是反贼!”
朱常洵目光闪烁片刻后,下定了决心。
“好,就这么办!事已至此,本王豁出去了!”
···
延庆城中。
朱由检正喝着茶水听着李若琏的汇报。
“陛下,刘太妃虽然被王中官派人救下,但是受了风寒,这几日都未下床,不过看其精神状态,目前没有大问题。
郑太妃代行太后之权后,召开了一次朝会,把京中许多关键职务安插了许多人。”
“嗯,东林党的人多吗。”朱由检低头看着明报,询问一声。
“回陛下的话,没有东林党的人,目前已经上任的,大多是山东、湖广两省出身的官员为主,还有就是郑太妃的外戚人员。”
“江南那边呢?最近有什么动作?”
李若琏赶忙翻动册子,接着回话道:“陛下,南直隶,江浙两省的当地卫所兵被南京都督府暗中调集,南直隶卫所兵在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