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最近的道路。
而在这条道路中,稠桑原道是最为险峻的一条小裂谷。
稠桑原道,两侧峭壁,高拔陡立,如同斧劈;峰岩林立,地势险恶,地貌森然。
谷底,宽处三丈左右,窄处不足一丈。
谷道,蜿蜒相遮,首尾不视;人行其中,如入幽暗秘函之中,心思忐忑。
却说千古浊水,刚好从稠桑原北面流过,紧贴着直立塬壁,再无落脚行路之处。
所以,想走近路的东方来客,若要进入关中之地,只能从这条狭窄崎岖的裂缝小道通过。
稠桑原道起始的地方,便是弘农河。
弘农河,既掩护了这条稠桑原道,又成了函谷关的护城河。
本来,这函谷道、稠桑原道,绝对可谓抵挡东来之敌的天堑。
然而,大自然似乎不太同意王侯将相过得太过舒服,所以总是利用自然之力在地形上乱开玩笑。
东汉末年,狂浪的浊水由于长年累月的泥沙堆积和冲刷,让稠桑原旁边的河道南移。
在稠桑原的北侧,终于出现了一大片的滩地。
这个玩笑,让被废弃后又重新启用的秦时函谷关再费武功。
敌军,可以不走秦函谷关,直接可以从稠桑原旁的滩地上绕过去。
曹操为了弥补这一巨大战略漏洞,忙命人在滩地上又重新修建了一个关口,魏函谷关。
可是,大自然继续在开着玩笑!
这次,轮到了稠桑原上的原始森林和原下的绝壁。
人类的砍伐,黄土层的水土流失,让稠桑原不再高拔险峻,原始森林也变得草盛豆苗稀!
人们,已经可以轻松随便地爬到稠桑原的原顶。
然后,就迈着小方步,顺着原上的相对平坦脊梁,越过关口,直达关内。
这,就太严重了!
堵不住啊,漏洞太大,守军再怎么么厉害,也根本防不住四面来袭之敌啊!
还是曹丞相,他再次决定在原上修建一个关口,堵住漏洞。
这个关口,就是潼关。
函谷关的价值,自此被它完全替代。
潼关,位于浊水几字形拐弯的地方,在风陵渡口的南边,是晋陕豫三地的交界处。
潼关的地形,和函谷关类似。
它以黄土高原为障,北临浊水,南依秦岭,西有潼河和禁沟,东有远望沟。
与函谷关截然不同,过潼关,是要走“塬上”的。
防的,不再是车军,而是骑军!
原上,只有比较窄小的路——黄巷坂。
通过黄巷坂,才能达到原上,到达潼关。
当时间的车轮进入到大隋,大自然又开始针对这条道路开玩笑。
文帝时期,大自然用充沛的雨水不断冲刷,终于在潼关以南形成了一条道路。
这条路,北可以到禁沟,南连接塬体。
绝的是,经过这条路,人们可以直接轻松绕过潼关。
文帝当然不能坐视不理,于是又让宇文恺在这里新造一关,叫潼关南城。
原来的潼关,叫潼关北城。
潼关南城所在的麟趾原,也是黄土塬体。
和函谷关所在的稠桑原一样,麟趾塬也是顶面平坦,且从秦岭延伸下来直到黄河岸边。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相比而言,函谷关位于稠桑原之中,位置较低。
而潼关,地势较高,则位于高高的麟趾塬之上。
麟趾塬东西两侧的远望沟和禁沟,沟内都有湍急的河水,在水流和雨水的长期冲刷下,壁如刀削。
从函谷关方向来的敌人,想要入关,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