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只神俊的白鹰!”
“真帅!”
……
“她叫白青!”
阿布大声地介绍。
其他人,羡慕妒忌,没有狠。
对于迁内地汉民实边,营州城的留守官员也是乐见其成。
原来的营州总管韦老爷子,被广皇帝召入朝后,做了民部尚书,这营州总管的职位就一直空着。
大家估摸,可能会派个韦家的人再过来担任这一要职。毕竟这韦家在此经营多年,颇受边地各族爱戴,声誉和威望都很不错。
可是左等右等,直到老韦前不久去世的消息传来,这营州城的新总管还是没影的事。
甚至,原本呆在营州的韦家子弟,也一个个举家迁回内地。
这时候的东北,表面上还算平静。
因为最大的不安定因素,粟末部和高句丽之间的矛盾,因为彼此新结通家之好,总算是相对平稳下来。
粟末部,迎来了难得的喘息和全面发展的机会。
阿布基本取代大屋作主持大局后,他将全族重心放在了商业、人口和粮食作物发展上。
虽然时间不长,一时还看不出特别的效果,但至少通过这半年的努力,将粟末部的人口足足提高了一倍有余。
原本不足两万的人口,现在已经接近四万。
并且,这个数量还在不断地增长。
现在的粟末部,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女人的比例远远高于周边各族。
原来部里的老光棍,现在都不见了踪影。
哪儿去了?
抱着老婆生孩子!
就是重影的将士,只要是年龄合适的,都能分到了一个婆姨。
阿布下令,男不当婚者,罚苦役,后强制分派女人。
另外,为了鼓励大家多生,还出台了一系列奖励和配套措施,像多分牲畜、奖励皮毛财物、优先安置新房等,此外还设置了许多护育院、幼儿园、少年学馆。
白天家长需要放牧耕种,就可以将孩子们根据年龄段,送到这些地方。
而这些地方的工作人员,则全部选择族里族外那些有点文化、又文弱、不堪劳动的姑娘女子。
司徒先生为此还提议,专设一个主管教育的部门,来负责粟末地孩子们的成长和教育。
阿布心中早有一个很好的人选,但现在时机不合适,于是就只能让司徒先生兼任了。
阿布回来,又一次拧紧了粟末族人行动的发条。
除了陪着肚子大得走路都喘气的娥渡丽,他就是连续多天召集一众官员进行开会。
随着部族扩大,行政制度的混乱带来的弊端也在逐步显现。
阿布上台后,还想采用军政一体的办法运转粟末部,可发现军队管理和民政管理完全是两回事。
军政讲的是刚,民政讲的是柔。
用刚去管理本来需要怀柔的民政,不仅会闹出笑话,而且会出大事。
阿布和司徒、贾农等人,思来想去,莫不如将大隋的三省六部制给搬过来。
可是等草案出来,仔细一琢磨,发现这套制度好是好,但对弱小的粟末部来说还是太庞大和臃肿了。
于是,删删改改,终于在娥渡丽快要临盆没有几天的时节,终于颁布了粟末族的行政管理制度。
一省三院制。
一省,中枢省。
三院,政务院,军务院,御史院。
中枢省,统领三院,负责制定、颁布政策命令,是粟末部最高行政机关,对阿布一人负责。
中枢省设一正四副五令。
司徒友明,为正令;贾农、周孝安、塞满吉、胡图鲁为副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