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志温和地笑了笑,对面前略显胆怯的学子说道:“但说无妨。”年轻学子鼓起勇气,提出了关于兵法阵型变化的疑问。 诸葛志耐心解答,深入浅出,将复杂的兵法理论讲解得清晰易懂。 学子听后恍然大悟,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连连道谢。 荆州学堂的兴盛,犹如春风化雨,滋润着这片土地。 原本凋敝的荆州,如今充满了勃勃生机。 学堂不仅教授兵法、历史、文学、道德等传统知识,还开设了算术、天文、地理等实用课程,为蜀汉培养了各方面的人才,为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堂的藏书楼,更是成为了学子们流连忘返的圣地。 这里收藏着数不尽的书籍,从古籍经典到天文地理,应有尽有。 学子们在这里汲取知识的营养,互相探讨,共同进步。 书页翻动的声音,如同悦耳的音符,在藏书楼内回荡,交织成一曲求知的乐章。 课余时间,学子们也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 有的练习剑术,强身健体;有的学习音乐,陶冶情操;有的钻研书法,提升修养。 学堂的操场上,不时传来阵阵呐喊声和欢笑声,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刘备听闻荆州学堂的蓬勃发展,龙颜大悦。 他特意来到学堂视察,对诸葛志的辛勤付出给予了高度赞赏。 “,你为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刘备紧紧握住诸葛志的手,激动地说道。 诸葛志受宠若惊,连忙谦虚地表示,这都是他应该做的。 他深知,只有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才能使蜀汉更加强大,才能实现他心中的宏图伟业。 傍晚,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满了学堂的每一个角落。 诸葛志站在学堂门口,望着渐渐散去的学子们,心中充满了欣慰。 这时,一位老农走了过来,手里提着一篮新鲜的水果。 “先生,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请您收下。”老农憨厚地笑着说道…… 诸葛志婉拒了老农的水果,一番推辞后,老农感动不已,执意将水果留下,转身离去时,老农抹了抹眼角,哽咽道:“先生教化我儿,使他明理向善,如今我儿已能写家书与远方亲人,此恩此德,没齿难忘!” 诸葛志望着老农蹒跚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这不仅仅是一篮水果,更是百姓对他由衷的敬意和感激。 荆州百姓对诸葛志的敬重并非个例,学堂的兴盛,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荆州的风貌。 曾经,街头巷尾充斥着赌博和斗殴,如今,取而代之的是朗朗书声和热烈的讨论。 曾经,百姓们对未来充满迷茫,如今,他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子孙后代光明的前途。 学堂的课余活动更是丰富多彩。 剑术社的操场上,刀光剑影,喊声震天。 学子们挥汗如雨,矫健的身姿如同猎豹般敏捷。 他们不仅学习剑术技巧,更注重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 音律社的琴音悠扬,笛声婉转,时而如高山流水,时而如百鸟争鸣。 学子们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陶冶情操,修身养性。 书法社的学子们则凝神静气,挥毫泼墨。 笔尖在纸上游走,留下一个个遒劲有力的字迹。 他们不仅追求书法的技艺,更注重培养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一日,诸葛志巡视学堂,经过剑术社时,看到一位身形瘦弱的学子正独自练习剑术。 他的动作略显笨拙,却格外认真。 诸葛志驻足观看,发现这名学子正是之前提问兵法阵型的那位。 诸葛志走上前去,温和地问道:“你为何如此勤奋?”那学子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先生曾言,‘学以致用’,我希望将来能像先生一样,为蜀汉效
第305章 学府兴盛人才聚(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