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此举,他们很不理解。
大唐一直不是自称礼仪之邦的吗?
为什么就因为倭国犯了这么一点小错误,就要对这群人大开杀戒,而且还是公开处刑。
“孙伏伽,你好大的胆子,竟然敢这样做,快把这些来自倭国的友人放了。”
“不然我等必然要去皇宫跟陛下请愿!”
一群儒生打扮的人,不知道从哪里冲到了人群的最前方,看那架势,是准备救下这些即将被处刑的倭人。
而这些人,很大一部分都是受了腐儒思想的荼毒,或者是被一些世家指派出来闹事的。
“赶紧把这些外邦友人放了,我们大唐乃是礼仪之邦。”
“纵然他们犯了一些小错误,也不应该受到如此大的惩罚,抛开事实不谈,难道被打的人就没有错吗?”
“肯定是他们做出了一些激怒这几位倭国使者的行为,所以才会挨打的,赶紧放人!”
几个神情激愤的学子,站在人群最前方,向那几个即将被行刑的倭国人辩驳着。
更有人在百姓之中挑事,试图裹挟民意。
而那几个倭国人,见到有人来救自己,立刻眼中放出光芒,用着一口蹩脚的大唐话高喊着:“没错,我们是无辜的,不应该遭受到你们如此对待。”
“放肆!”
“这是陛下下的命令,要处决掉这几个闹事的倭人。”
“你们难道在质疑陛下和太子的决定吗?速速退去,否则本官便要拿你们入大理寺问罪!”
孙伏伽眼中生出怒火,他讨厌这种满口仁义道德的腐儒不是一天两天了。
但他所能做到的,也只是在口头劝离这些人。
而不敢真正的对他们动手。
“陛下必然是被小人蒙蔽了,而我等作为大唐的子民,又怎么能够看到陛下被人蒙蔽做出不理智的行为而不顾呢?”
为首的那名青年学子,正是受了长安城中某个世家的指使。
因此聚集了一批人来到行刑台前闹事的。
“没错,还希望孙大人卖本公子一个面子,此时会有家父再去汇报给陛下的,”正在此时,一名衣着翩翩的俊朗公子,手中拿着折扇,从一群学子中走了出来。
“崔公子来了,是崔公子!”
“这可是清河崔氏嫡出的公子啊!没想到都把他给惊动了。”
“听闻此人从小便是远近闻名的神童,三岁熟读千字文,五岁便能出口吟诗,说不定明年科举就是进士了。”
“没错,如今崔家的人可是在朝中担任二品大员呢!看来这几个倭国人是杀不了了。”
听着周围人的吹捧,那位崔家公子也不由得昂起了傲娇的面庞。
整个长安城,哪怕是皇亲国戚,多少也要卖自己一个面子。
更何况他们崔家和倭国那边还有利益往来。
自然不能让这几个倭国人在大唐出事。
更何况,事情的原委他都了解了,不过是打伤了几个贱民。
最多向官府缴纳些罚金也就罢了。
根本不会判处死刑。
而在行刑台对面的酒楼上,李世民,朱元璋和叶天策他们围坐在靠窗的座位处,此刻正看着下面的情形。
“哼!真是好大的胆子,视朕的命令于无物,还是朕给他们这些世家的脸太大了,”李世民阴沉着一张脸。
“要咱来说,就把那个什么姓崔的一并砍了算了。”
朱元璋骂骂咧咧的,他平生最讨厌的就是汉奸。
这要是在他掌管的时空,别说这个姓崔的青年了,整个清河崔氏都得拖出去喂鱼。
而李世民如今没办法用常规的手段去对付这些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