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四章 渠道(2 / 2)

这类人习惯了,从自然界中获取微薄的利益。

但由于他们的活动范围有限,人数并不多,所以对自然界的影响微乎其微,甚至还有一些好的平衡。

“比如去年大丰收的山核桃,纵然没有人去摘,鸟儿也吃不完,核桃落到地上之后发芽,小核桃树聊密密麻麻的都长起来的话,大树营养不够,就可能不结果了。”苏启智有些感慨地说“人类本来就是自然的一份子,但现在工业社会却把人整个从社会当中剥离出去了。”

听他这么说,苏清不由陷入沉思确实,自古以来,人与自然一直和谐相处。

在工业不发达的年代,人类也跟其他动物一样,对自然的平衡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随着工业社会的到来,人类活动彻底跟自然界隔离起来,甚至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候,还会跟自然对立。

这一切的一切,其实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自然界原本承载不了那么多人。

是现代的工业社会,养活了更多的人,所以工业把人类都吸引到大城市当中去了!

许多人认为自然界能够自成体系人类应该在大城市过自己的生活,不要去打扰自然。

但事实上,从人类诞生开始,就在自然界当中繁衍生息。

人类也是整个自然界的一部分。

所以,社会上的人并不能全部完全的跟自然剥离。

在人性深处,对于大自然都有着深深的渴望。

因为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直跟环境相辅相成。

真正的工业文明才不过短短几百年而已。

但人与自然相处,已经有上万年的历史。

“其实,山货王年轻时靠着贩卖山货早早就发了家,有钱之后就一个劲儿的往上爬,先是到县城,然后又到市里,再到省会,最后跑到首都,因为赶上了好时候又肯吃苦,所以做生意一路顺风顺水。“苏启智停下来喝了口水。

“向所有的中国老百姓一样,每到一处地方,只要挣到钱,先买套房子,然后留一部分存款,剩下的才继续扩大规模投资。”苏启智说到这里,不由摇摇头“哪像现在人这样,总是今天花明天的钱。”

正是由于勤劳又谨慎的性格,山货王短短20年积累起来了很大一笔财富。

在这期间,几个孩子相继长大成人,上学的上学,工作的工作。

这个时候他突然发现自己越来越不开心,虽然在城市打拼了那么多年,但仍然无法适应大城市的生活。

他觉得自己最快乐的时候还是年轻时,上山下乡收山货,随意跟乡亲们侃大山,聊天的日子。

而这个时候,他自身的财富也积累到了一定程度不但足够养老,还能给孩子留下一大笔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