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道统之争!(3 / 5)

儒内法之国策。至于后面的总结论断,剔除司法……晚辈实在不能苟同。”

扶苏明白,大秦以武立国,以法为本。

是根本不可能摒弃司法的。

乐正氏在说一件完全不现实的事情。

“嗯,他若不提后半段还好,一提反而暴露了他自身的局限性。”

许尚点头:“还有就是……外儒和外王确实很像,却也有个根本性的区别,外儒重孝,皇帝只需遵守最基本的孝道,就能稳定好外儒框架,进而促进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还有君父、父母官、子民等概念,”

“外王不同,其以至德内圣为基,皇权会受到非常严重的框限,因为内圣的标准实在太多了,所谓知止与否,解释权也都在儒家手中。”

“再叠加天人相应学说……”

“等同于用天谴灾异,内圣之理,四海民意三重压制皇帝。”

“到时候,儒家可就真的一家独大,无法无天了。”

许尚的态度一直非常明确。

皇权应当给予相应的限制。

遂。

他让小儒生提出了天命三分。

三权分立嘛。

如果皇帝真的太过无道暴虐,

有目共睹之下。

自然就可以用天命大旗批判皇帝。

但……

许尚更要预防以下克上的事情发生。

如果皇权被框限太狠。

下面的妖魔鬼怪只会此起彼伏,各种粉墨登场。

毫无疑问。

乐正氏的外王之道,就是标准的看似有理,实则随时能够以下克上的政策架构。

这时。

华阳太后不悦的道:“哼!这个乐正氏,我要收回刚刚对他的看好。”

“哈哈!”

许尚轻笑道:“倒也不必如此……老夫还是那句话,乐正氏在内圣议题上没能占优,论及外王就只会更加的一败涂地。所谓的剔除司法和刑罚,再用天人相应学说进行监督替代,明显是他临时起意加上去的,漏洞太多了。”

许尚觉得小赵只要度过前期,中后期这场辩论,基本上就没啥悬念了。

“夫子所言在理。”

华阳太后笑笑,随后她转而道:“夫子,这个以吏为师政策,详细情况究竟是怎么回事?”

华阳太后对于国朝政策,了解的终究不是太过详尽。

许尚闻言解释道:“很简单,正所谓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当以吏为师矣!”

“大体的意思就是明君治国,根本无需什么古之典籍,德化教材,哪怕是先王之言都无需遵守……只要让官吏明悉法令,再以师傅的名义,教授给民众,天下自然可治。”

“因为人性本恶,趋利避害,法家赏善罚恶,百姓就会依据法令行事,根本没必要搞什么教化之事。”

“综上,儒与法犹如水火相斥,就算暂时因为形势所迫,互相兼容,可只要逮住机会,两者就都会想着全力剔除对方。”

“但话又说回来,让秦吏作为九州百姓的师傅,传授秦法条例,这件事本质上是可行的。”

“就像儒家通过教化,让百姓晓廉耻,明是非,也是可行的。”

“问题在于,儒与法都不能过头,因为……过犹不及,必须得两者并重。”

“皇帝一手法令,一手教化,方为治国上策。”

……

许尚彻底给出了论断。

其实都是他在国运论中的第一课内容核心。

外儒内法,百家并行。

区别在于。

现在他们更进一步的了解到了法家和儒家的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