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在我面前(3 / 4)

长安多丽人 废柴煮酒 2625 字 3个月前

子却是长子,况且都已经这么多年了,机会过去了就是过去了,她们再不甘心也没有用的。”

“其实,也不尽然。”

“难道你觉得,她们真有夺位之力?”刘绰听故事听得入迷,已经完全放下了棋局。

“我是说,究竟哪位皇子才是代宗皇帝真正属意的继位之人,看的并不是嫡庶。”

“愿闻其详!”刘绰虚心求教道,那八卦的样子,就差拿出瓜子和爆米花吃了。

李二看她那格外认真的小表情实在按捺不住笑意,“宝应元年,圣人担任天下兵马元帅。次年,拜尚书令。又过了一年,被立为皇太子。而那时,郑王李邈还活着。”

“这是正儿八经培养皇太子的道路啊!如此说来,原本代宗皇帝属意的就是长子啊!那为何···”

“因为仅过了一年,代宗陛下就动了易储的念头,封郑王为天下兵马元帅。否则,也不会在他死后追封为昭靖太子。”

“可就算代宗陛下想改立嫡出了,在郑王死后,不是还有皇三子召王么?”刘绰道。

李二道,“因为,召王被过继给了肃宗陛下,成了代宗陛下的十一弟。”

刘绰有些无语了 ,养孙为子,这倒是真符合李唐王室的风格。

当今天子不就随了他爷爷,因为太喜欢孙子李謜,把他收为儿子养了。七岁,就封他为邕王,又相继让他领义武军和昭义军节度使。三年前,邕王死了,圣人悲痛异常,辍朝三日,追封李謜为文敬太子。出殡那天,还亲自率领群臣痛哭着送到通化门外。

一朝,生死俩太子:生太子李诵和死太子李謜。而且,死太子还是生太子的亲生儿子。

也不知道,莫名奇妙少了一个儿子,多了一个兄弟的太子殿下,会是什么心态。

人家康熙也喜欢乾隆,可没做的这么离谱!

想到李二说的崔贵妃十分美貌,她八卦道:“这是为何?难不成,召王其实是肃宗陛下和崔贵妃所生?”

毕竟,杨贵妃之前就是寿王妃,是玄宗皇帝的儿媳妇啊。万一,他的子孙只是没他胆子大,敢明目张胆抢儿媳妇入宫,但一样宠幸了自己儿媳妇呢?

李二不知刘绰为什么会有如此荒唐的想法,刮了她的鼻子一下,忍俊不禁道:“绰绰,你这小脑袋里都在想些什么乱七八糟的。我倒更愿意相信,肃宗陛下是太过喜欢召王殿下了。当今圣人不也因为喜爱邕王殿下,将他收为自己的儿子么?”

想到,李二怎么说也是个做臣子的。刘绰硬生生将‘那也可能邕王是圣人跟太子殿下的妃嫔生的啊!’给咽了下去。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她道:“若非如此,那只有一种可能。李邈和李偲都是因为身上有杨家血脉,才与太子之位失之交臂。崔贵妃毕竟是韩国夫人的女儿。马嵬驿后,杨家人几乎被杀绝了。他们中任何一个登位,当年诛灭杨氏全族的人都会担惊受怕!就像身上流着隋杨血脉的吴王李恪和武家血脉的寿王李琩一样。一早就被大臣们排除在继承人之外了。大势面前,代宗皇帝就算宠爱崔贵妃,喜爱嫡子李邈,也无能为力。”

李二满眼赞赏地看着刘绰道:“我的绰绰真是聪慧!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我听阿耶说过,代宗皇帝即位后,有大臣提请立太子,却没有一人为嫡子李邈说话。所以,他以军务太忙为借口,将立储之事拖延了两年。也就是这两年里,圣人屡立战功,与郭子仪、李光弼等八人一同受铁券、图形凌烟阁。他才不得不将圣人立为皇太子。次年,又封李邈为天下兵马元帅,也是想让郑王能积累军功。可惜····”

“嗯,国家承平之际选继位之人可以论出身,国家危难之际则要论功绩。”刘绰道,“所以说,如今拥立舒王的那些人,并非看中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