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曹魏奠基——曹操(2 / 3)

到非常开心,哈哈大笑着离去了。由于争取到了众多名士替自己激扬名誉,曹操引起了士大夫集团越来越广泛的注意,这对他仕途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汉魏之间,社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出现大饥荒,这一时期,粮食供应成为各军事集团最大的问题,因军粮不足而无敌自破者不可胜数。曹操采纳部下枣只等人的建议,利用攻破黄巾所缴获的物资,在许下募民屯田,当年即大见成效,得谷百万斛。于是曹操命令在各州郡设置田官,兴办屯田,屯田有效地解决了曹操集团的粮食问题,所以曹操说:“后遂因此大田,丰足国用,摧灭群逆,克定天下”,在兴置屯田的同时,曹操采取各种措施,扶植自耕农经济。针对当时人口流失,田地荒芜的情况,曹操先后采取招怀流民、迁徙人口、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检括户籍等办法,充实编户,恢复农业生产。此外,曹操还陆续颁布法令,恢复正常租调制度,防止豪强兼并小农,建安五年曹操颁布新的征收制度,到建安九年,又明确:“其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而已,他不得擅兴发。”曹操前后实行的这一系列措施,使濒于崩溃的自耕农经济不断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这成为曹操集团的雄厚经济基础,通过以上二项措施,曹操统治区的农业生产迅速恢复,这是曹操在经济上的一大成功。

继续阅读

在曹操的儿子们涉及政治前,曹操的核心圈主要是曹家和夏侯家的武将们,以及以荀彧为代表的文人圈子,准确的讲,曹氏集团实质上是曹家和夏侯家共天下的,只不过,因曹操更加有理想、有纪律、有道德、有文化,成为了圈中老大哥,使得曹家居于支配地位,夏侯家居于从属地位而已。曹家和夏侯家之所能如此亲密,原因至少存在以下几点:一是曹家和夏侯家为世代姻亲,由于世代姻亲,两家利益联系紧密,关系熟悉,彼此更加依赖、信任。根据《三国志.夏侯惇传》记载:夏侯、曹氏,世为婚姻,故惇、渊、仁、洪、休、尚、真等并以亲旧肺腑,贵重于时,左右勋业,咸有效劳;二是夏侯家也是名将之后,且家势依然显赫,家族内人才济济,根据《三国志.夏侯惇传》记载:夏侯惇字元让,沛国谯人,夏侯婴之后也。三是曹操和夏侯惇、夏侯渊是儿时的玩伴。估计小时候就形成了曹操的领头羊地位,使得曹家和夏侯家的子弟们,把听从曹操的指令当作理所当然的事。在曹操创业之前的一个阶段,就形成了曹家、夏侯家和荀家为骨干的核心圈,当然,曹家处于支配地位,夏侯家和荀家处于支配地位,夏侯家是武将的代表,荀家是文臣的代表,不过,这里面,还是有区别的,夏侯家和曹家的关系更加紧密,既有历史上的原因,也有现实的考虑,也不乏姻亲的因素。

在用兵方面,史称他“行军用师,大较依孙吴之法,而因事设奇,谲敌制胜,变化如神。自作兵书十万余言,诸将征伐,皆以新书从事,临事又手为节度,从令者克捷,违教者负败。”在对吕布、张绣、袁绍、马超、韩遂等一系列战斗中,常用声东击西、避实就虚、埋伏、包抄、突袭、离间、劫粮、攻彼救此、弃物诱敌等战术,谲敌致胜,转弱为强。他确实是一个极为杰出的军事家;在御将方面,曹操拔于禁、乐进于行阵之间,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内,皆佐命立功,列为名将。

曹操能够根据将领特点,用其所长,许褚、典韦壮武有力,忠诚奉法,曹操就让他们战则为军锋,息则统亲兵;臧霸有恩信于东土,曹操将青、徐二州托付于他,从而得以专心对付袁绍,不必以东方为念;降将文聘本是刘表帐下大将,在江汉一带颇有威恩,曹操任其为江夏太守,委以边事,使御孙权;在带兵方面,他治军严整,法令严明,一次在行军途中,曹操传令不得使战马践踏麦地,如有违犯,一律斩首。士兵皆下马步行,惟恐踏坏麦苗。可曹操的战马因受惊吓踏了麦田。他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