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城,华物院。
叶舟刚刚结束了跟钱立勋有关“太上”核聚变结构的讨论,划定了一系列技术和工艺难点,准备把这些难点汇总到总技办,然后再下发给国内数量众多的产业部门进行分别突破。
按照他们的计划,如果一切进行顺利,那么最多在五年之内,“太上”聚变堆的雏形就可以完成落地,到那时候,大型聚变反应堆将正式实现商用化。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里,他按照惯例打开了桌面上的电脑,开始处理这一天积压下来的邮件。
其中大部分邮件都是各个项目的进展汇报,少部分是预算申请,只有极少部分是标注着红色的待决策事项,而在这些待决策事项中,又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比例,会在红色的基础之上,额外标注一只小红旗。
这个标志代表的,是可能对全局造成重大影响的决策事项,比如当初的南岛攻略、比如金乌战机的飞行路线、比如针对自然教派的重大行动......
叶舟曾经以燧人的身份审批过许多旗标决策,但最近,似乎并没有重大的事件发生。
那这封邮件......
他疑惑地点开了邮件,一看之下,眉头立刻皱了起来。
邮件里所说的内容正是多卡村核弹爆破事件,但需要他决策的却并不是“用不用核弹”,而是,是否要暂停当地勘测队所有一线决策权。
根据邮件内容,勘测队在河道改建和筑坝问题中遇到了困难,其中主要是当地民众的反对,经过多方沟通无果之后,勘测队决定采用更加“聪明”的方式,通过一定程度上的谎言和分化,利用另一处村落的施工项目作为筹码,从而撬动多卡村村民接受核爆策略。
这本来是一个“巧妙”的布局----且不说西方人惯用这种手段,哪怕是在华夏历史的工程项目中,这么操作的先例也并不少见,但是,当这种策略出现在通天河项目里时,它的敏感性,便立刻上升了好几个数量级。
勘测队中预设的监察人员认为,勘测队主要领导在处置这个问题时所制定的策略是不恰当的、具有严重误导性的,其反馈的信息无法让更高层做出准确判断,如果任由他们执行下去,有可能导致更严重的连锁反应。
于是,根据紧急上报原则,监察人员向通天河项目组总部汇报了这个情况,经过迅速分析之后,问题被转交到“火工”监察中心,而作为“火工”的实际领导,叶舟便收到了这封邮件。
他皱着眉头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全部捋了一遍,心里一阵一阵地涌出后怕的情绪。
这些人的胆子......真的太大了。
不,不应该说他们胆子大,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所采用的也是他们认知内最便捷、最有效的办法,但是,偏偏是这样的办法,是与整个通天河项目的基本原则相违背的。
欺骗,绝不允许出现在这个项目中。
这不是甚么高尚的情怀和信仰,而是保证项目能顺利进行下去的底线。
一个时间跨度长达20年,空间跨度达到大半个华夏的项目,如果在遇到问题时不以最踏实、最稳妥的方式去解决,而是希图通过投机取巧来绕过问题,那么,表面上问题解决之后,留下来的绝对是难以治愈的暗伤!
这种暗伤会逐步积累,最终在某一个时刻,彻底爆发。
“你们可以在核弹炸山这件事情上骗我们,那怎么保证你们在其他的事情上没有骗我们?”
“你们利用雪瓦卡村来逼迫我们妥协,那我们其他的让步和配合,是不是也是你们潜移默化操作的结果?”
“多卡村水库是骗局,那通天河项目是不是骗局?”
“你说通天河项目是为人民利益考虑,既然这样,为什么要用欺骗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