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是260,我又打错了)
第二天一早,叶舟跟着陈昊一起来到了位于蓉城附近的某陆军基地,在那里,叶舟终于看到了他一直好奇的国产机械外骨骼。
按照陈昊预先与军方沟通的计划,这次的参观被分成了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由专业军人挂载外骨骼进行战术动作演示,第二部分才到叶舟亲身上场尝试。
靶场上早就已经布置了各类器械,包括作战载具、人工障碍物、炮弹、假人伤员等等,全部都将作为道具,用于之后展示机械外骨骼的性能。
参加演示的军人已经集结完毕,叶舟跟陈昊站在一边,身旁陪同的是几名军队中的干部,他们趁着演示还没开始,正在简略向叶舟介绍之后的演示内容。
“叶总,之后的演示主要有几个部分,我们是按照兵种功能来划分的,现在主要是步兵、炮兵、后勤、医务兵这几个大类,其中作用最大的还是在炮兵这一块,其他的兵种,在机械外骨骼的使用上暂时还不是特别完善,一些战术动作无法适配,尤其是高强度的战术动作,比如攀爬、跳跃等等,局限性比较大。”
叶舟点点头,对于这样的情况他早有预料,所以也谈不上失望。
现在的机械外骨骼一般采用的都是两套系统,第一套系统可以简单地称之为负重系统,即减速系统,其原理是用齿轮减速机和同步轮减速带的混合传动链技术,结合实时力反馈,把单个位置的受力通过分散在机械骨骼不同位置的伺服器拆解开,传递到身体其他部位、或者直接传递到脚底。
而另一套系统是运动系统,是基于串联弹性驱动,由力阻抗控制系统计算出关节力反馈之后,驱动高扭矩直流电机对机械内部的弹性装置----一般来说就是弹簧进行扭转储能,然后利用弹簧能量实现关节的加速运动,最终的结果就是在普通运动过程中实现省力、加速。
简单来说,负重系统可以让使用者搬起更重的物体,而运动系统则可以让使用者跳得更高、跑得更快。
但问题是,运动系统的复杂程度相较与负重系统要复杂得多,尤其是在重新储能的速度上,哪怕是功率密度最高的、超过肌肉密度几倍的直驱驱动器,在反应速度上也会稍稍慢于肌肉,所以这就导致了在进行快速动作时,外骨骼的使用者会感受到一种轻微的滞后感。
如果要描述这种滞后感的话,最好的例子就是大部分人在学校六一儿童节活动上玩过的那种三人一板活动,所有人的脚同时固定在长板上,在动作没有达到同步前,首先启动的那个人所感受到的滞涩感就是现在机械外骨骼的滞涩感。
不过,理论上来讲,这种延后也是可以通过训练克服的----这就又涉及到叶舟之前所说的两套肌肉记忆的问题了。
正在他思绪飘散的时候,不远处靶场上的演练已经开始,叶舟重新收回思路,认真地开始观看演练。
首先出场的是炮兵,只见一名身材不算高大的士兵走到弹药箱前,用手牢牢握住弹药箱的边缘,随后稍稍用力,那个长度超过一米的弹药箱被轻松抬起。
“这是d30型122毫米榴弹炮的弹药箱,实装3发,弹重22公斤,也就是说他一次性举起接近70公斤以上的物体毫无压力。并且叶总你看,跟上一代机械外骨骼不同,这一款外骨骼在灵活度和工作错误率上有很大的提升。”
“主要是人机交互的速度变快了----因为我们换装了更强的电机。”
叶舟点了点头,他能看到靶场上炮兵的动作,正如身边这个专家所说的一样,相比起他曾经在新闻上看到的那种笨拙地、缓慢的外骨骼装置,这次他看到的东西显然要强上太多。
起码,炮兵在执行完他的一整套动作的过程中,没有哪一个环节是特别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