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
“即要教化万民,首先你要把自己当成‘万民’,有些东西,是你在书本之中学不到的。”
程颐辨解道:“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先帝也言,书中自有人间百态,还有什么是学不到的?”
唐奕被他说乐了,这是书呆子的典型自负。
“不说别人。”唐奕换了个严肃的姿态。
“孔子周游列国,看尽世间百态,方能立地成圣。”
“孟子本身就出自民间,尽尝百姓疾苦,又游历诸国,才有了万世之名。”
“你出身书香门第,从小身边的人就都是有才有名的文人雅士。说句不好听的,你可能连茄子是不是长在树上,稻米是不是有壳都不知道,就想高屋建瓴,教化万民?”
“孔孟尚要行万里路,方知天下事。你坐在书院里,喝着茶就把这世界看透了?这么说,你比孔孟还有本事?”
程颐被唐奕问得哑口无言,一时间觉得唐奕说的对,但又不知道对在哪儿,要怎么去实践。
唐奕平静地看着程颐,现在,他不但不气这个学生,反而有种想笑的冲动。
为什么?
因为他正在见证历史,改变历史!
如果,今天没有唐奕说这翻话,可能二程永远也想不到这个问题,他们依然会继续着自己成圣的梦想,依然梦想着所创之学会教化万民。
可是,缺乏底层的社会实践,理学注定远离“万民”,反而成了文人专独的学问,成了披的是“以理治世”的外衣,行的是“愚民愚众”的管教工具。
不懂民而言治,不懂商而言税,不懂兵而言军,不懂恪物而言宇宙洪荒!
根本连什么是万民都不知道,用一千多年前圣人对万民的理解去套用当下的百姓,这就是扯淡!
“至于你,我为何不顾斯文......”
唐奕见火候差不多了,就把话题带到了最开始的问题。
“这里面的东西很复杂,感情更是用语言说不清的。”
“你若真想知道答案,就到军营之中,与这些你一直都看不起的军汉们同吃同住一段时间,自然就懂了。”
“到那时,再把你的所见所感融入到你的学问中,那才是真正的教化万民之学!”
“......”
“程老二!”唐奕玩味地看着程颐。
“学生在!”
“昨天打了你,确实有失师礼。”
“......”
“这样儿吧,给你点好处,当做补偿。”
“什么补偿?”
“从今天开始,你可以寸步不离的跟在我左右,不论财税、战略,只要是我懂的,你随时可以问,我随时都会答。”
“当真?”程颐眼睛锃亮。
开小灶啊!这好事儿哪儿找去。
“当真!”唐奕笃定道。“我唐奕说话还是算数的。”
“哦,对了,可以把你哥也一并叫来。”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