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来接近四千万港纸了……
真快!
广告是六月开播,六月下旬出货开始加快,七月开始,就算进入畅销状态了,到现在,也就满打满算两个月,如果没记错,这次来的,应该已经是八月初的两笔货款了——押账周期算起来也就两周,短到了几乎极致。
这笔钱存在银行里,当然有利息,但利息微薄。
之前曹玉昆买房子,支了一千万港纸做股东盈利,派出来了,之前回富平县的时候,他又自己收购自己,用两百万米刀的价格,买下了自己手里的石门饮料厂——这加在一起,就是一共支出了两笔大头,合计大约2450万港纸!
当然,曹玉昆自己作为独资持有者,出售个体公司,讲道理肯定也要交税,但这个年代国内似乎没有这个规定,黄佳颖代他报税,县里说不需要。
总之,曹玉昆个人在国内的账户上,就算是平白地又多出了200万米刀。
可即便是这么花钱,账上的钱依然越来越多……
那么,让这么多钱,以及后续肯定会越来越多的钱,就这么白白地躺在账户上,似乎就有点不大合适了。
然而偏偏,曹玉昆发了一会子呆,却又想不下来下一步要怎么花钱了——讲真,一趟生意不是那么容易做起来的,贸然出手去参与到自己不懂的行当,是肯定要谨慎再谨慎,也正因此,普通人才会更热衷于炒股和炒房,外加有了点钱就老想开个饭店啦、开个酒吧啦,等等之类。
单单只是当下来说,饮料厂肯定是曹玉昆事业的核心。
酸梅汁卖得极好,虽然中间要被金智强赚一笔,但红空这边物价太高,因此事实上依然两头都赚——红空这边的伊人康饮,大概每吨有4800港纸到5000港纸的纯利,国内的石门饮料厂那边,也有每吨大概七八百块软妹币的纯利。
接下来,公司肯定要借势开始推新的饮品,诸如橘子汁啦、橘子汽水啦、橙汁啦、桃汁啦、椰汁,等等呗,厂子里目前正在一边改良之前就有的风味,一边研发新的,年底之前,就会陆续的往外推,一样一样的打市场。
除此之外,曹玉昆心里已经打好了腹稿的,还有饮用瓶装水的问题,千岛湖那么近,后世有企业曾经是那么的发财,哪可能放过?
一年之内,先占住这两块,就已经很好。
等到这两块的市场,不但在红空站稳,甚至已经能够稍稍在国内打开渠道,才可以着手继续往下走——冰红茶!
规划里,曹玉昆甚至还筹谋过,要么进国内收购,要么自己开发配方,反正,在凉茶这一块儿,也要插一脚才好!
如果再加上奶茶,他这个风味饮料加饮用水的阵线,就算初步齐整。
把控好风味口感和质量,再搞好宣传和品牌,别的基本上就是只要跟着市场的发展走,都已经足够赚到盆满钵满了。
越到三十年后,这就越会是很大的一块市场!
然而……也就如此了。
投资在千岛湖建一家饮用水厂,大概要用掉一两千万,规模从一开始就上得大一些的话,三千万也就差不多够用,毕竟当下国内市场有限,红空市场其实也很有限,主要是先立起旗子来罢了。
规划中,要由饮料厂自己利用闲余资本,跑到北方去建一个新厂子,用以为接下来的在全国开卖做准备——饮料厂现在只赚国内那一截,每个月依然有八百万以上,好了甚至能冲到千万级的纯利润,用不着母公司给出钱。
所以事实上,把住现在的这份市场和这份收入,短期之内,伊人康饮在红空这边的盈利,就真的是纯盈利,只会逐渐沉淀在账上,没别的花钱的地方了。
当然,要投方便面厂,但那个曹玉昆只需要出资五百万软妹币,他自己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