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铸造好的炮身内部就会出现气泡,这对火炮的使用寿命和威力都有不少的影响。
生铁的延展性没有青铜好,加上工艺不可避免的形成砂眼,为了防止炸膛,国产大炮都弄得很重,才有千斤万斤大炮一说。
从海里打捞出来的原版火炮就没有这个原因,当然不是西方生产工艺更先进,只是西方将泥范法改成了失蜡法,大大减少炮身气泡的形成。
马铖也不会西方的失蜡法,但是他会一种更简单、更适合中国国情的工艺,这就是铁范法。
铁范法也叫铁模铸炮法,发明人就是清末的龚振麟。龚振麟是浙江嘉兴县县丞,本来和军火工业八竿子打不着,但是他有个“素有巧思”的名声在外,鸦片战争期间被两江总督裕谦调到宁波军营专门负责铸炮。
当时清朝正在和太平军作战,前线大炮损耗多,需求量极大。龚振麟经过几次试验,终于发明了铁模铸炮法。
铁模铸炮法和泥范法差不多,先用熟铁制造成大小合适的硬模。铸炮时,先将铁模的每瓣内侧刷上两层浆液。第一层浆液是用细稻壳灰和细沙泥制成的;第二层浆液是用上等极细窑煤调水制成的。然后,两瓣相合,用铁箍箍紧、烘热,节节相续,最后浇铸金属熔液。待浇足熔液,冷却成型以后,即刻按模瓣次序剥去铁模,如剥掉笋壳一样,逐渐露出炮身,再剔除炮心内的泥胚胎,膛内自然光滑。
同传统泥模铸炮相比,铁模铸炮的优越性在于铸造出来的炮身品质好,里外表面光滑,不像泥模那样会让炮身产生气泡。再来就是因为不需辛苦涂制泥模等干燥,因此制造速度极快,且不受气候影响。因为模子可以重复使用,生产速度快,产量大,成本可以压得很低。更大的意义在于标准化制造。标准化批量制造出外形、性能几乎完全一模一样的产品,这点对于火炮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马铖的办法比龚振麟的要先进,马铖看过后世很多穿越,决定采用后世南北战争时使用的身管自紧法。
第一步是和龚振麟一样制作外范。然后用传统泥模铸造法铸成铁制内范,这样就可以用来铸炮了。因为内范也是铁制,所以内部是空心的,两头各有管道用来进水和排水。
炮身这次不用生铁,改用低碳钢。当融化的金属液浇入模具后,金属液便开始慢慢冷却,这时候内模里的水就派上用场了,靠近内模的金属液在水的作用下最先冷却凝结成钢,而在外层的金属液冷却较慢。
因为热胀冷缩的原理,等到整个铸件都冷却完毕后,外层后冷却的部分就会紧紧地箍住内层先冷却部分,这样整个铸件就会产生一个向内紧箍的力,就是有了这个力才使得炮管能够承受更大的膛压。这种内模控制冷却的方法可以有“身管自紧”的效果。
经过身管自紧工艺的身管,使用寿命大为延长,还能大幅度的减少身管厚度,减轻重量,增加火炮的机动性。
当然这只是马铖臆想出来的办法,具体怎么办还需要宋应星去实际操作,马铖可不具备动手能力。
当时马铖将图纸和自己写的铸炮方法交给宋应星,宋应星看了看并没有什么,只是表示要先研究一下。这一研究就研究了三个月,原本马铖已经对能不能产出合格的大炮死心了,没想到这时宋应星送来消息,让马铖来一趟,铸炮的事情有眉目了。
马铖来到铸炮车间正看到宋应星指挥工人在忙前忙后,这老家伙几个月不见胖了不少,马铖为了让老家伙满意,在物质条件上尽可能的满足老家伙,除了将宋应星的两个儿子送去给钱谦益当徒弟,还花了五百两银子从勾栏之中赎了一个清倌人,交给老家伙宋应星糟蹋。
不过有付出就有回报,现在的回报就是宋应星终于给马铖搞出火炮了。
马铖虽然在心中叫宋应星老家伙,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