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章 柴家真容(2 / 2)

子里只有一盘炕,黄泥巴墙,都没粉刷,墙上贴着宣传海报。

边上靠墙摆着一个架,架上都是,主要都是苏联那边的翻译,也不知道柴筝能不能懂,比如《钢铁是怎么练成的》、《英雄姐妹》啥的。

但纪远估计,那应该是石蝉的口味,毕竟,有些大部头,柴筝是绝对不懂的。

也不知道石蝉是哪里搜罗来的,这么齐全。

柴晋冲出窑洞外,纪远不知道他干嘛去,不一会儿,就听到他在屋外喊:

“纪阿姨,出来洗把脸吧,我水给你倒好了。”

纪远出屋一,柴晋拿了个新脸盆,脸盆上还搭着雪白的毛巾,一水新的生活用品。

“这都是新买的呀?”纪远笑问。

“是啊,我爹今天一早,让我去买的,是你专用的。”

柴晋憨憨地笑。

纪远着他这副笑容灿烂的模样,突然觉得,石蝉其实也不用太担心这子。

可以得出来,家里人都他,他也没有因为母亲离开,在这里受到歧视。

可能是因为他爸是村长,加上有能力,本身就是个值得尊重的人,没有村民敢得罪他。

但无论如何,孩子在单亲离异的家庭,还能笑得这么阳光,也是好事。

纪远灵机一动,道:

“晋,阿姨带了相机,你和阿姨拍张照片好不好?我也好拿回去给你妈妈、姐姐。她们也很想你。”

“好啊。”

柴晋大喜。

纪远赶紧去行李箱里扒拉了相机出来,然后利用海鸥相机的延时功能,“啪啪”地和晋一通狂拍。

见晋不怯生,便又给他拍了好几张单人照片。

这些相片,带回京城,送给石蝉,想必能慰她的相思之苦。

折腾好这些,柴粮的父母从地里回来了。

他们就是典型的陕西老农的形象,头上扎着羊肚子白毛巾,肩膀上扛着锄头,脸上满是沟壑深重的皱纹。

一听纪远是京城来的,为收购苹果做考察的,两个老人家十分激动,连连夸自己村的苹果好,还遗憾地,现在苹果才结果一半,要到七月才能成熟,纪远现在来,还赶不上吃苹果。

纪远笑,正是要赶在这时候来考察,要等苹果熟了再来,就来不及了。

到时候,如果合同谈成了,村里的苹果就能卖到全国各地了。

“姑娘,那你也太能干了,听现在火车车皮很紧张,我儿子啊,东西运不出去,没有车皮批条的话,都只能烂在火车站。”

柴粮的爹担心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