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咑矶(2 / 6)

封灵道长 全文免费阅读 12144 字 3个月前

我之所以要叫老人把这个生意人叫来,是因为红木摆钟上的那个十字架和LOVE,很显然,这东西并不属于我们中国文化。十字架是基督教的东西,在中国基督教徒虽然有不少,但是不算非常主要的宗教力量,加上这个钟的古老程度,若是追溯到那个年代,恐怕相信基督教的人会更少。先前听到的带着口音的孩子的胡言乱语,我就听着像是一个中文蹩脚的外国人的,再加上钟上那个LOVE的字样,所以我粗略判断,这个钟的老主人,应该是一个信奉基督教的外国人,至于它是因为什么而现在挂在一个中国老百姓家里的墙上,一切都还无法得知。

大约半个时后,那个生意人来了,个子不高,还有点胖。进屋后没等老人话,我就抢先这个钟非常精美,你是从哪里得到的。他大概是看我这么一个年轻人对他的收藏品也很有兴,于是略微带着得意的感觉,他是在民间收上来的,这个钟以前是教堂里的钟,后来不知怎么就流落到了民间,他还告诉我,为了买到这个不走的旧钟,他可是花了大价钱才买到的。

果然我的猜测还是比较接近的,这是教堂的东西,那么我更有理由相信它的主人是一个外国人了。我又细问了下这个生意人,对这个钟的来历知道多少,他他只知道这个钟的年份差不多都要快200年了,是战乱年代的时候从西洋教堂流落到民间,其他的都不知道了。再聊了一阵,觉得他知道的也非常有限,于是我嘱咐老人按照我先前告诉他的,这个钟若是要修好,可能要花几百块钱,问他修不修。几百块对于这个人来,根本算不上什么大钱,于是他决定要修,并跟我们约好一个礼拜后就来把钟取走,然后付了几百块钱,欢天喜地地走了,那高兴的程度好像是已经修好了似的。

我才刚刚开始觉得这件事有点眉目,线索是零星的片段,如果要把这东西完整的拼凑起来,我就必须要找到一个关键的东西,就好像找到咑矶是让钟重新走动的关键一样。而这个时候,老人告诉我,这个钟之所以不走,就是因为缺少了咑矶。他当时在修理的时候,发现里面的齿轮什么的都是黄铜打造的,而现在要手工去打造一个黄铜质地的咑矶,且分毫不差地安装好,是非常困难的,首先是材料就不容易找到。于是我大胆的猜测,咑矶就是孩子口中的打鸡,而这个红木挂钟,或许就是解开整件事情的关键。

他们家没有电脑,于是剩下的查询工作我只能依靠手机和打电话拜托朋友来查来完成。重庆还算大,叫做“后街”的地方多得数不完,通过查找,地址位于“后街”的,且有那么些岁月的教堂,整个重庆就只有一处,就在南川。这个结果对于我来是个救命稻草,正如我对于这家人来也是救命稻草是一样的,如果这条路还走不通的话,那么我也就无能为力,只能请其他师父来赶鬼了。于是当下我们决定,第二天一早,去南川。

离开弹子石的时候,已经很晚了,那一晚我怎么都没办法睡,甚至是紧张和忐忑,因为我不知道我们即将面临的情况究竟是能解开谜团的通途,还是把我们拉近一个更大的容易迷路的森林,孩子的健康是最要紧的,也想不出别的办法,只能顺着目前的判断一路走下去了。期间我还寻思了几个我能认识且比较靠谱的基督教的朋友,其中有一个是神父,虽然不是外国人,但是他对于基督教算得上是大半个百事通。于是我给他发了个信息,告诉他我目前正要去处理一些关于基督教的事情,如果有什么拿不准或是不明白的地方,希望到时候打电话给他能够帮我分析分析。到佛道二教,我或许还能知晓个几分,但是基督教,我真是一窍不通。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从重庆开车出发,我,孩子的外公和我那朋友,直奔南川而去。在路上闲的无聊,就跟老人聊天,在期间我了解了这个老人的一些故事,虽谈不上精彩,但也算的上唏嘘。他他老家是綦江,是重庆往南走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