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三十五·呢子大衣都有了?(3 / 3)

谢衍逛了一楼,又被请上二楼。

二楼的样式更多,甚至还有许多胡服,从日本到埃及的都有。但大多经过了改良,变得更符合国人审美。

谢衍的目光落在一件大衣上,这种造型跟现代风衣差不多,他去年冬天在黄州见父母穿过。

这玩意儿最早叫披袄,唐代曾经非常流行。贵人们不好好穿着,喜欢披在最外边,跟后世那些把风衣披着不穿的一个样。

朱铭在位的时候,对披袄进行了修改,就此变成火枪队的常服,现在许多官员和平民也穿。

眼前这件,用料却不一样。

呢子大衣!

“这种是什么料?”谢衍问道。

掌柜的回答:“胡绒。”

谢衍又问:“海外传来的?”

“初为兰州工匠所造,又被江南工匠改良了,”掌柜的详细介绍,“农学家们把漠南、吐蕃、安西、七河、大宛、天方诸地的绵羊杂交育种,前些年培育出一种毛发又细又长的绵羊。工匠们用这种绵羊的羊毛和羊绒,再杂以丝绵等料,最终织造出这种胡绒面料。”

谢衍说道:“我在黄州却没见过。”

掌柜的说:“胡绒最初是穷人穿的布料,当时只用羊毛织成,虽然保暖却不细腻,又厚又重还会扎刺皮肤。后来有兰州匠人加入了羊绒,又有江南匠人加入了丝绵,这两年才被京中贵人们喜欢。估计用不了几年,就会在南方各省传开。听说,养这种良种绵羊的牧民越来越多。”

谢衍的表情变得有点奇怪,他突然想象到一副画面。

画面的背景是工厂烟囱,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穿着呢子大衣,却又一个个梳着发髻或戴中式帽子。

多么蒸汽朋克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