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再访北大(2 / 2)

找来适合的松木板,又将荷风堂三个字重写了一遍:“没听说过介绍画家画作的时候,还连带介绍裱糊匠的,这事儿您自己个儿受累,一会儿我还得去趟北大,拜访两位老师兄呢。”

北大假期里学生还不少,但是都不是读书的那种,未名湖畔树荫下坐着一排的吉他手,叮叮咚咚地交流着《致爱丽丝》。

随着校园民谣的红火起来,作为民谣重要的乐器,古典吉他就成了大学校园“音乐圈儿”人士必备的武器。

一曲《致爱丽丝》弹得好的话,据说都不用再学别的了,因为没机会了,你会被姑娘们扑倒。

不过北大在校园民谣阵地里只能算弱鸡,首都三大民谣诞生地,高手首先在首都理工,其次清华,北大只能排在第三。

首都理工出吉他手,清华出诗人和歌手,北大出……女侠。

不要以为名校的学生就都是善茬,在这个白衣飘飘的年代,据某清华著名胖大词人所言,清华男生有三宝:踢球!打架!弹琴!

不过北大对于为何理工和清华出诗人歌手吉他手却有着充分的理由,唱歌写诗弹吉他的目的是什么?是让荷尔蒙有个出路,是吸引异性的目光,是为了泡妞!

在男女比例六比一的清华,七比一的理工,他们不这么干怎么凸显自己的存在?怎么和其余六七个同学争夺到女友?!

再看我们北大,男女比例一比一,这叫啥?这就叫阴阳谐调,和气充盈,公鸡来了我们学校都不需要打鸣儿了,还唱什么破歌!

北大计算中心,冷玉龙和韦一心带着几名学生走了进来,见到正在与中心负责人交流的周至,笑道:“肘子可以的,投之以木瓜,抱之以琼瑶,古君子之风,不外如是!”

周至赶紧站起身来,感激地和冷玉龙和韦一心握手:“两位老师兄,若非你们慷慨的《字海》字卡,我们这个工程,起码还要一两年时间才能着手三期,哪里敢想如此之快!”

韦一心笑道:“我们的确也没有预料到会这么快,想着最多能够将字库搞好就不错了,是吧师兄?”

冷玉龙也道:“是啊,万万没有想到,你们把我们的《字海》给搞成了数字化图书,不是说这技术还没有完全成熟,识别度还不够到可以作为扫描输入工具,供数字图书馆所用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