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生意企划(1 / 3)

九月份是一个美好的月份,天气不至于太过炎热,又没必要换下清凉的夏装。

走在学院外的街道上,周围随处可见环肥燕瘦的女孩,五头牲口只觉得眼睛不够用。

从这件事上倒也验证出,四眼妹妹从内在上讲确实是雄性。

女孩们的分布还呈现出一种奇怪现象——离他们越近的打扮越朴素,穿着也相对保守,以至于分数大减。

离他们越远的打扮越时髦,穿着也十分清凉,将青春少女独有的魅力散发得淋漓尽致。

董俊臣唉声叹气道:“咱们学院的女生和台大的根本没法比。”

周小江深表赞同:“是啊,质量上比不过就算了,连数量上也比不过。”

台大是一所正规的一本院校,生源基础远非他们的技校可以比拟。

至于为什么那边的女生质量也高,五人中大概只有李丘泽能说出个所以然。

早些年还流行一句话,叫“寒门出贵子”。

社会的广泛认知里,认为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更知道努力,逆境中更能诞生出人才。

在八九十年代大抵上确实如此,这和计划经济的时代特性息息相关,无论是城市的孩子还是农村的孩子,从教育模式上讲,都站在一个起跑线上。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个体户和私营经济逐渐登上历史舞台,诸如新东方这样的教育培训机构出现之后,这样的平等格局就被打破了。

家庭条件好的孩子,可以额外花钱进行课外培训——大部分家长也会这样做,在这方面很舍得花钱,无数社会经验已经告诉我们,投资孩子才是回报率最高的理财,那等于一个家庭的未来。

可是穷人家的孩子拿什么去补习?

正常的培养已经压弯了父辈的脊梁。

李丘泽记得以前在网上看过一篇帖子,标题叫作《寒门再难出贵子》。

台大那边学生的家境,仅从衣着打扮上就能看出,明显要优于他们学院这边。

当然凡事没有绝对。

只是说整体情况。

而这一落差,也使得两所学院的学生还蛮容易区分的。

李丘泽留意四周,他们学院这边的孩子,特别是女孩子,大多脚步匆匆,耷拉着脑袋,走在这样一条行人如织、店铺林立的街道上,骨子里透着一种自卑。

反观台大那边穿着时髦、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女生们,都是成群结伴而行,手上提着大包小包,不时走走停停,打打闹闹,才是真正的在享受高校生活。

看着也更成熟大方一些。

“泽哥,你说咱们有没有可能攻略到隔壁的女生?”张杆问,有些大胆的想法,却又不敢想。

追女孩子是他为数不多的,豁不出去的短板之一。

主要还是来源于对自身相貌和身高的不自信。

也与这个年代总体来讲还比较朴实的爱情观有关系。

他如果晚生十年就会自信很多。

“有什么不可能的?”李丘泽全身上下都流露着自信,一副别被他发现目标的模样。

张杆感觉自己问了句废话,小声嘀咕道:“你是有可能。”

他一直觉得泽哥长得像一个人,特别是理了短发后更像,电影《无间道》中年轻时候的陈永仁。

他要是个女的他也喜欢呀。

其他四人忙着找地方吃饭,鉴于矿哥的要求,要吃点有特色的东西。

李丘泽细心留意着街道两旁的商铺类型,和各家生意状况。

这条街不算长,只是两所学院一侧相交形成的一条短街,但就是在这样一条不过数百米的街道上,却分布着六家奶茶店。

现在正值午饭时间,每家奶茶店门前都有排队的人。

“矿哥,麦虾怎么样?我们这边正儿八经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