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切成快,免费让人品尝,并沿街叫卖。
因为酱香饼上面有一层肉沫,所以这价格就定在了两块钱一个,这两块钱相当于五六十年代的一毛钱,因为现在货币贬值的厉害,有时候一个月一个样儿,所以他们也要时刻关注,要不然就损失大了,能换成铜元和银元,绝对不会要纸币。
她早上只准备一百个,第一天早晨没卖完,只卖了三十多个,剩下的晌午接着卖,一直卖到傍晚,才将一百个肉饼卖完,许是因为贵,所以买的人少,第二天早上她做了五十个,结果出乎意料,一早上竟然全都卖完了。
“你这饼好吃,实在,买回家都说好吃,今早上早早的就在这儿等着你了。”
所以,这五十个饼卖的都是回头客,难怪这么顺利呢!
做生意就是这,许多情况下还得讲究运气,这天气也占部分原因。
早上卖完了,晌午就去歇着,下晌准备烤面包,烤一盘就放空间一盘,还是趁热放,这样回头她偷偷转移的时候,别人就能拿走热乎乎的烤面包,因为味道太香糯了,不需要她吆喝,就有人追着她问卖的是什么。
那种老式的烤面包,上面焦脆,下面一层一层的,甜糯好吃,她卖十块钱一个,因为用了鸡蛋、糖、新鲜的牛奶,绝对都是好东西,而且个头也大,普通人一顿吃一个就能吃饱,十块钱,听起来贵,但吃到嘴里,就会觉得物超所值。
担心卖不出去,她只做了二十个,果不其然,很多人一听价格就跑了,后来她特意跑到西餐厅附近,沿街叫起西餐厅里面的面包,她这儿十块钱一个简直就跟白捡的似的,很多坐着小车,穿着旗袍的女人过来问价,一看卖相还有她小摊的卫生情况,都很爽快的掏钱买,她拿出纸给人家包好,“好吃常来啊!”
因为前期投入需要买肉、蛋、奶、调料,所以最开始的三四天基本上不赚钱,但是一个星期之后,成本收回来之后,一个月出个二十多天的摊,每个月差不多能净赚一千五百块钱,若是兑换成银元的话,大概有三十多块儿,这可是不小的数目啊!
有了这个稳定收入在,她写作方面就更来劲儿了,尤其通过这一个多月的宣传,改为《锦绣农门》的小说,口碑越来越好,来书局过问书的人越来越多,前期投资大,所以她也没急着要分红,打算等个半年再要也不迟。
她和张杰已经订好,一个季度出一本,一年出一部小说,年底进行分红,她同意了。
小说定为四十万字,一年出四十万字,对她来说并不算很难,随后她也开始接触一些报社、杂志社,多看一些当下流行的元素,然后投短篇稿子,每个月也能挣一二十块银元,加在一起就是四五十块银元,要知道,黎曼累死累活一个月,可能也就两块银元。
但这些钱她都自己留着了,卖的那些东西,成本多少,卖多少,黎曼不知道,她也没必要刻意汇报。
现在她们两个人是相互依赖关系,她需要一个伴儿,她需要一个女儿,一拍即合,但各自也应该有各自的打算,毕竟谁也不知道将来会变成什么样,总得留个心眼儿。
每个月赚的钱,马璐也不存,主要是买粮食,除了日常所需,还有为将来所准备的米面油调料布料棉花等等衣食住行涉及到的刚需物品。
她也从不过问黎曼挣多少,存多少,黎曼也不问她,没说自己写小说,就说给书局报社写稿子。
房子是她租的,家里日常用品,她们各付各的,院子里虽然她造了烤炉,但母鸡是人家买的,饲料也是人家买,她主要负责喂即可,家里家外,虽然没有算的那么细致,但母女俩相对来说已经算是和谐了。
原主自身体质太弱,精神力跟不上,不说话还好,一说话就会感觉特别的疲惫,因为她要靠精神力去翻译转换语言,特别辛苦,所以在平时努力着挣钱的同时,也不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