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
眼看得势了,谁家还想认那些莫名其妙投靠来的、注定会拖后腿的麻烦亲友?
海安县里,能参加宴席的,也就她们姐妹几个婆家人,还有二哥两个至交好友。
可这方家,一个没亲没族没根基的独户,却被管家亲自上门邀请,这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这还用得着方文博另外去拜师?
说不上他还没从望树镇回来就被人给盯上了。
所以说,那钱明老儿早就布了个陷阱,就等着方文博向里跳呢。
甑、方两家交好,方文博不管在甑家是什么辈分,对钱明来说都是个机会。
只要他有心,就能查到甑勇一直在帮着方家。
不然他们家那两个店能安生到现在?
不说别人,就是钱明他自己,说不上也早想霸为己有了,谁会跟银子过不去?
再拿甑从安来说,今年他来县里次数虽然不多,可只要过来他就会去方家。
他们二人成婚,他高调送嫁妆不说,甚至还忙里忙外充当男女双方证婚人兼亲友,不认可他们他闲的没事会这么做吗?
他与方文博二人交好,而且还是以平辈论交,除非那些有心人眼都瞎了看不出来。
当时为什么明知方文博与甑家交好却不认徒?还不是因为没多大利可谋。
如今可好了,二哥成了解元公,这钱老儿冒出来了。
这老小子还生生挖了个大坑,把新晋的解元郎降成了他的子侄辈!
他也就比二哥长了几岁,还没大姐大呢!
本来她们姐几个想晚点过来的,结果被这拜师宴给闹的…
叶娟原本还想着,她如何才能周到的招待好这姐妹三人。
可现在看这结果,得了,也不用她费事了。
这次碰面居然成了批判大会,而且还是三打一。
月底,甑家派人来接方文博与叶娟二人回望树镇,目的是认亲。
与他们同行的,还有钱明一家七口人。
随行一共五辆马车,方家两辆,钱家三辆。
钱家为首的马车里,钱明带着三个儿子以及方文博四人共乘一辆。
既然是亲传夫子,那就得来点干货。
拜师后不过半月,方文博就觉得自己学识用一日千里来形容也不为过。
学堂里学的,多是课本里的读读背背,他们那个班级也就是比刚入学的好那么一点点。
像那些扩展引申的释义讲解,是有,但并不多。
不是夫子们不愿意教,而是多数人只能接受他们讲解的那么点知识量,讲多了他们也吃不透。
他本身上学就晚,他班里的同窗与他一样晚上学的有,可不多也就五六个。
其他大多数都曾上过两三年甚至更久,有点基础了。
只不过因为本身资质、勤学态度或其他原因,造成他们成绩原地踏步被降了级,成了他的同窗。
因此,虽然是同一个夫子授课,教学内容也差不多,可学生层次不同,最后能学到多少就看个人的接受程度了。
如今他拜了师,情况肯定不同。
上课被夫子重点关注不说,就是下课或早中晚空余时间,也成了他私下补习时间。
他本就聪明,又勤奋踏实。
一个想教,一个爱学,怎能不进步神速?
钱明甚至觉得,按方文博如今这资质与学习劲头,明年说不上也能参加县考。
暗中看了一下已取得童生资格的长子,摇了摇头,差远唉!
好在这小子是自己亲传弟子,他不酸。
此时他们所乘的马车上,基本上是一个教,一个学,一个问,另外两个在旁听,其实也就是在打酱油。
紧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