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然一向知道大梁以中原之主自居,礼仪之邦,文明之国,嫌弃他们乃外邦蛮夷,不遵教化。想来也是怕大梁过河拆桥,解了燃眉之急就不认旧账。
所以才这般大张旗鼓,光是出使的人数便达到了少有的二百人。
要知道,以往柔然与大梁交好,派个三五十人便不少。
浩浩荡荡二百人,唯恐别人不知道。
不过既然柔然不怕北吴知道,大梁就更不惧了。
永平帝便是留下来和谢显商量柔然使团之事。
“……以往是怕走露风声,如今诸葛复父子功成便无须隐瞒,合该昭告天下,以示表彰。”谢显微笑道。
永平帝频频点头。
“多亏仆射之计,才解了大梁之危。朕,亦多亏仆射扶持,否则焉有今日九五之尊?”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庶人王氏与废太子弑君谋逆,正是人人得而诛之。臣承蒙先皇赏识,得以一展报负,陛下乃先皇钦定的接班人,天选之子,宅心仁厚,有先皇之风,臣肝脏涂地,亦不敢有丝毫懈怠。”
一席话,把先皇夸完再夸再任皇帝,永平帝听的心里跟偷吃了二斤蜜糖似的。
谢显不是奸佞之臣,口蜜腹剑的,他是直臣,向来有一说一,又有世家公子的大家风范,极少拍皇帝马屁,所以从他嘴里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尤为难得,永平帝是当真话听的。
“大梁有今日,不全是臣一人之功劳,是天偌吾皇,君臣同心,无数的将士拼死护卫之功。”
“出使柔然,在臣来讲只是一计,真正使出全力说服柔然,与大梁站在同一阵线,甘为马前卒最大的功劳始终是诸葛复父子。”
“正是,爱卿觉得此番归来,朕该封个什么官职给诸葛爱卿才好?”
谢显沉吟:
“在今日之前,天下皆以为给事中临阵逃脱,投降叛军,对其多有诋毁。如今真相大白,倒是不惧人言。皇上何妨请众臣群策群力,出谋划策?”
给事中,说的自然是诸葛复。
以前诸葛复还未出使柔然之前的职位。
先前诸葛复挂冠而去,职位已经被皇帝给免了,谢显也不好称呼其官职。
在这之后皇帝一句诸葛爱卿,便是肯定了诸葛复的朝官身份,谢显这才称呼了之前的职位,倒不是恢复其职位之意。
永平帝闻言,眼睛笑成一条线,显然极满意谢显的建议。
“爱卿说的是,爱卿从龙有功,朕有时难免过于依赖爱卿,什么都想先听听爱卿的意见。”
谢显但笑不语。
“那,朕明日早朝再与群臣再议。”
顿了顿,永平帝才迟疑道:“只是……选出来给柔然成亲的‘公主,前几天一场风寒,死了。”
所谓的公主,不过是后宫选出来识文断字又容貌过人的宫女,封了个公主的头衔,代大梁真正的公主嫁过去而已。
谁也想不到在柔然使团的消息传来前两天,公主就死了。
“那便再选出德才兼备的公主就是。”
这种事,谢显不明白何以永平帝会来问他。
朝中大事不想他把持,倒是后宫鸡毛蒜皮的小事来问他,给他找点儿活,以示他‘大权在握’吗?
谢显有点儿好笑。
说永平帝有先皇之风实属夸大其词,不过学了个皮毛,到底是十几岁的小皇帝,不比先皇老奸巨滑。到底经历的事少。
“……也是。可万一柔然发现她不是真正的公主,会不会恼羞成怒?”
谢显默,一直以来他就没想过用假公主,真假公主其实都跟他没关系。
宣城公主虽与萧宝信交好,却更是永平帝一母同胞的嫡亲妹子,轮也轮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