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君韬在济南府城待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在此期间,商部部长唐宇调集了大量的资金,一共五批、七百余万两银子,陆续送到了山东镇。
有了这些银子,刘君韬便大手一挥,命令日照县的三家造船厂开足马力,准备大干一场。
经过这一个月的筛选和完善,刘君韬送到三家造船厂的二十多分图纸已经全部完成,也经过了东平岛海军的确认。
不过有一点问题,就是此时大明的战舰都是硬帆战舰,要想让海军重新适应软饭战舰的操纵,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
这一点还真是刘君韬给疏忽了,于是刘君韬紧急下令,将图纸中的软帆设计全部改为硬帆。
虽然这样会让战舰的操纵性降低,但也是无奈之举。
此时,刘君韬便没有再留在济南府城,而是动身前往了安东卫,那里已经被山东镇扩建成了一个大型的“基地”,专门用来为东平岛海军服务。
如今的安东卫中,不但有各式的店铺,有修缮海船的工匠,还有各种作坊,完全就是一个扩大版的玉山镇兵仗局。
当刘君韬赶到这里的时候,东平岛海军统制冯祥带着一众海军将领在门外迎接。
众人见面之后,冯祥等人纷纷向刘君韬请罪,刘君韬却没有半分责怪,反而是安慰着众人一番。
众人进入安东卫之后,刘君韬便询问起新式战舰的建造之事。
此时西方的战舰大部分横帆船还只有一根桅杆和一面帆,和早期的北欧船并无二致。
这些西方战舰大多建有船楼,船楼是耸立于船首(艏楼或船尾艉楼的上层建筑,和真正的城楼一样,船楼在海战中能用作攻击或防御的制高点。这一点与华夏的楼船有异曲同工之妙。
巨大的主帆搭在水平的帆桁上,帆桁可以上下升降,也可以由转帆索控制绕桅杆转动,转帆索以帆桁末端的百折环与帆桁连接。
日照县的三家造船厂按照刘君韬送来的图纸,以及自身的经验,在图纸上主力战舰的基础上,加上了第二枝桅杆,并且装上一面三角帆,称为后桅帆。
这种新设的帆装有助于操船,并且使船在逆风中抢风航行时多多少少容易了些,这就弥补了一些保持战舰硬帆而失去的机动性。
同时,造船厂工匠们的另一项改进便是艉柱舵。
在此之前,用来操船的是船尾两侧悬挂的舵橹,现在被连接在舵柱上的单片船舵所取代。
船舵最初由一根杠杆控制,当船只尺寸加大时,舵手必须呆在甲板下面,靠听上面的大声叫喊指挥操舵。不过,驾驶一艘帆船还是有如演奏一首交响乐般,要靠舵手与操帆船员的通力合奏,这持续到并且持续下去最后一艘帆船上。
刘君韬知道此时西方的海军战术已经逐步从接舷战和登船发展到长距离炮战,此时西方的战舰已经开始尝试排成一条线性战线,集中火炮发挥威力,以便重创对手。
这就要求海军的战舰需要更结实的船体和威力更大的炮火,更稳定的载台。
于是此后的十几天时间里,刘君韬带领冯祥等东平岛海军将领,在日照县三家造船厂送来的海军战舰定型图纸基础上,研讨出了东平岛海军使用战舰的等级划分。
此时的日照县三家造船厂都已经可以建造数层的战舰,这种技术其实在当年郑和下西洋时已经发展成熟了。
于是,刘君韬和众人便规定,把战舰按照吨位和用途明确分为了六级,分别是一级到六级,其中,
一级战舰必须有九十门炮以上,三层火炮甲板,这种海上“怪物”不会建造太多,毕竟需要的人力、物力,以及船上所需的水手都是非常多的,所以一般就作为海军主力舰队的旗舰使用;
刘君韬将这一级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