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贞观朝渐渐得到重用。李道宗也是由于这个因素,才渐渐获得皇帝的重视,自己也能独当一面。
第二点则是因为其宗室身份。
李道宗的身份是比较敏感的,他作为李唐宗室,不仅有着极高的战功,他的能力也相当出色,而李唐开国之后,就爆发了著名的玄武门之变,虽然这次政变主要是皇帝的几个儿子,但这件事之后,唐太宗对于宗室就比较忌惮,李孝恭平定江南之后就交出兵权不再打仗,此后十多年都没有碰过军队,其他的宗室更是基本都不被重用,皇帝在调兵遣将的时候,多次提拔一些新晋将领,这也是为了限制元老贵戚们的权力。
此后李唐江山政局动荡,从李世民开始,一直到唐玄宗年间,多次爆发宗室的政变。后来唐王朝下严令限制宗室的权力,因此李道宗在后来中晚唐凌烟阁的评选中,也没能进入这个名单。
可见唐朝对于宗室是多么忌惮,他这样以军功晋身的宗室,不仅被皇帝忌惮,还被朝中文官们忌惮,唐太宗一死,李道宗立马就成为长孙无忌等人的眼中钉,很快就编织谋反大案,把他也给牵连进去,一代贤王最终惨死,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第三点,李二为了平衡多方势力。
李二作为一个卓越的政治家,他对于朝中势力派系相当了解,他树立凌烟阁,也是在魏征死了之后,当时朝中的形势比较复杂,李世民的年龄越来越大,他也渐渐感到岁月不饶人,因此李世民设立凌烟阁不仅为了怀旧,更是为了笼络多方势力,这里面像李孝恭代表着李唐宗室中的功臣,长孙无忌等人代表着秦王府旧人,参与玄武门的功臣。
此外,像屈突通,萧瑀这类的前隋旧臣,也在这份榜单中,可见李世民是想尽力让前隋势力被李唐消化掉。
这份名单没必要把所有人都列进来,况且李世民对于李道宗的任用,还有一些别的用意,我认为他放任李道宗归隐,也是与苏定方,李勣这些人一样,名义上是贬谪,实际上是保留他们,让他们能在新朝继续效力,他在死前就让李治用这种手段笼络功臣,再加上李道宗还太年轻,自然就没必要列到里面。
可惜李世民是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刚死,朝中就出现大变,长孙无忌等人没能按照他的想法好好辅佐皇帝,反而是在朝中大肆兴起冤狱,李道宗作为当时宗室最能打的人,也没能继续为国家效力,而是死在了自己人的手里。
他的早死实在很可惜,虽然李道宗尽力避免受到猜忌,自己贪污之类的坏事也干多少,可他的威望能力摆在那,长孙无忌这些人是不会轻易放过他的。
当然说起李道宗,他和尉迟敬德的矛盾也是罗逸觉得值得津津乐道的。
不得不说,后世“尉迟恭拳打皇叔李道宗”是古代隋唐系列小说和评书的经典章节,塑造了尉迟恭不畏权贵、刚正不阿的经典艺术形象。在真实的历史上,尉迟敬德确实差点把李道宗的一只眼睛给打瞎了,但事情的起因和经过却跟小说完全不一样!
罗逸在前面也说了尉迟敬德的事,尉迟敬德本是刘武周麾下大将,归降秦王李世民后屡立战功,数次救了李世民的命,是秦王府一等大将。“玄武门之变”时,尉迟敬德干掉了齐王李元吉,逼退了东宫和齐王府的兵马,迫使唐高祖李渊交出大权,可以说是立下了“不世之功”。
因此到了贞观时期,尉迟敬德自然成为朝廷的首席功臣之一,得到了很高的奖赏和优待。尉迟敬德此人性急耿直,自然开始居功自傲,甚至当面讥讽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而这种居功自傲的行为最终导致尉迟敬德惹了一场大祸。
贞观六年,李二在宫中宴请群臣,尉迟敬德也是赴宴的嘉宾之一。可是在入席的时候,尉迟敬德发现竟然有个名不见经传的人坐在他的上席,当场发怒地说道“汝有何功,合坐我上?”
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