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啼长安 !
次日是中秋,杜牧兄弟带着郑颢一行,前往池州的一个临水小村庄。
“那年清明,堂弟写下那首‘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时人人想去一睹杏花村真颜,附近种有杏树的村子,都想把村名改成‘杏花村’。”
杜慥指着前面一片村子笑道。
“这是为何?”李萱儿问道:“难道这首诗能给村子带来什么好处不成?”
“我听闻有个混混,浑身皮肤密密麻麻纹上白乐天的诗,可以用‘体无完肤’来形容,难道他就不再是混混了?”杜牧笑道:“娘子不必理会,都是那些好事之人所为。”
“好处还是有。大家循着诗来,自然要品一品杏花村里,杜牧之尝过的好酒。你应该收些好处费,要不白白替他们做了宣传。”张彦希哈哈笑道。
李萱儿四处看看,这一片是种了成片成片的杏树,她又问道:“可现在杏花开过了,连杏子都成熟摘光了,我们过来还能看什么?”
“就是……哈哈……看看秋浦河,李太白曾经来过几次的地方。”杜牧瞟了郑颢一眼打着哈哈。
“哦。那倒是,他的十七首秋浦歌,我都记得。最喜欢的就是那首,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哈哈哈……我记得的可是,秋浦田舍翁,采鱼水中宿。妻子张白娴,结罝映深竹。”
杜牧弟弟的眼睛治好了,他心中的阴霾烟消云散,这会正打算回京师一展抱负,哪里还有李太白在秋浦时的落寞之感?
一行人沿着贵池,边走边看,走到秋浦河的入水口,就到了一个小村落。
“这就是当年我看到的杏花村,大家一起进去尝尝他们的杏花酿。”杜牧领着大家往里走。
很明显,早有人通知了村里的人,道路上没有什么人,经过一间茅舍,萱儿看见门缝里露出一双好奇的大眼睛。
他们直接穿过杏花村,来到河边的一块空地上。
萱儿拉拉雪晴的手道:“怎么张小郎他们早来啦?一会我们要做什么?”
雪晴笑道:“来这里当然是喝酒、赏月、吃烤肉啦,还能干嘛?”
“你那么多问题,我也问你一个,要不要到河边去抓小鱼?”郑颢拿着个长柄的鱼捞子过来,渔网编得密密的,果然是河边捞小鱼仔的好东西。
这个鱼捞子吸引了萱儿的注意,她跟着郑颢向河边走去。
秋浦河边有很多长不大的小鱼仔,当地人最喜欢捞这种小鱼炸酥了下酒吃。
萱儿抓着鱼捞子的长柄,在河边水草里使劲捞着,等着给他拽网的渔翁笑道:“小娘子,您要这样捞,鱼早就被您吓跑了......”
“鱼!鱼!好重!三郎......快来拽住!”萱儿大呼小叫起来,心里暗自得意:你还说我捞不上来,这沉甸甸的一网是什么?
那渔翁觉得奇怪,一个下面、一个上面,使劲把萱儿捞到的东西拽上来。
“哎呀!还真有。”郑颢一看,忍不住笑道:“今晚可以加个菜。”
“什么东西?”张彦希伸头去看,顿时没心没肺的笑起来:
“三郎,你也太会拍马屁了嘛!小娘子把河底的草连根挖起,难道你打算做水草汤?认识你这么多年......三郎,你变了......”
“只是水草?”萱儿有点失望。
郑颢弯下腰去翻了翻,转脸对那渔翁说:“拿个小筐来捡捡,我看能够一锅的。”
萱儿噘嘴道:“谁要你拍我马屁吃水草的?”
“你别跟拿个傻小子一般见识,确实能做一道菜。”郑颢接过阿砚递过来的布巾擦手,阿砚也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