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进展不顺
也就是说,当时皇帝一定不会下旨让萧权处决魏千秋。
大魏虽然有王子犯法,庶民同罪之说法。
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为封建专治下法律制度中有所谓的“八议”之说法,即皇帝宗亲(议亲)、有功勋之人(议功)、有才能之人(议能)等八类群体,他们违法犯罪进行审判之时,其审判程序与量刑均与庶民不同。
“八议”之中,又以皇帝的亲族,即皇族宗室的量刑审判最为特殊。
这点与华夏历史极其相似。
例如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他出身贫寒,早年备尝生活艰苦。所以,在他做了皇帝以后,虽然对官员十分苛刻,但是对自己的子孙却非常的宽厚。
他在《皇明祖训》这部明朝的“祖宗家法”中明确规定“皇亲国戚有犯,在嗣君自决。余犯轻者与在京诸亲会议,重者与在外诸王及在京诸亲会议,皆取自上裁。其所犯之家止许法司举奏,并不许擅自逮问。”
也就是说,如果皇帝宗室犯法,审判权掌握在皇帝手中,适用于百姓的司法机关只能把情况报告给皇帝,而不能进行逮捕审问。
对犯罪宗室的量刑则由其他皇亲国戚共同商议后决定。
并且朱元璋还专门强调“轻则量罪降等,重则黜为庶人。但明赏罚,不加刑责。”
意思就是,犯法的宗室最多被废为庶人,而不能把残酷的量刑加到他们身上。
总的来说,可以看出历史上,对于违法宗室的处理方式都是特殊对待,在执法程序和量刑审判上也与民不同。
当然了,倘若宗室所犯之罪是谋反、弑逆等威胁到了皇权和封建统治秩序之大罪时,也多被处以极刑。
不过,即使如魏千秋这种坏事做尽之人,虽然他最大恶极,可也只能皇帝和宗亲才能定他的罪,决定他的生死。
而萧权和秦舒柔真杀了魏千秋的话,别的不说,就越权这一条,就能让萧权和秦府够呛!
如此好的机会,吴范当然不会放过,他以最快的速度,集结了一些与之往来甚密的官员,共同商议对策,这次他们势必咬着这件事不放,逼迫皇帝严查,绝对要给萧权和秦府好看。
说来,这个吴范也真是雷厉风行,今天早朝就率领过半的官员一同参奏此事。
其中,有些官员确确实实跟他是一伙的。也有些官员完全是思想迂腐,受了吴范忽悠而参的。更有些官员,立场很中立,甚至有些是站在皇帝这边的,他们觉得此事非常严重,加上他们本就对萧权行事风格有意见而抓住机会,想拉萧权下来的。
原本一派祥和的长明殿,瞬间炸开了锅。
以吴范为首的官员,个个义正言辞、言辞激烈,口口声声要严查此事。
他们就不想想,魏千秋死讯是从皇帝这里公布出去的。
显然皇帝已经经过深思熟虑的。
若是皇帝同意了吴范等人的请求,重新查魏千秋之死,那不是皇帝自己打自己脸吗?
这让皇帝颜面何存?
再说了,皇帝知道魏千秋确实是秦舒柔杀的,别说他知道,就是他不知道,他也不可能重新去查这件事。
皇帝小小年纪就坐在这九五之尊位置上,他还不知道这些人心里打的什么算盘?
他们当真以为皇帝不知道他们想借魏千秋之死,死死地咬着萧权和秦府。
说白了,就是有人不满现状,想冒尖了。
把萧权和秦府拉下来,他们就有机会往上爬。
甚至还能成为下一个位高权重的魏千秋。
面对吴范等人的咄咄逼人,皇帝并没有说什么,他只是冷眼地坐在那里,听他们吱吱喳喳得差不多了,皇帝就脑袋一歪,装晕过去。
跟这些有狼子野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