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投资经理(1 / 4)

数学与货币 达昌 5130 字 2020-09-27

陈达昌发了邮件给hr的那个邮箱,上午发,中午就收到对方回复。预约了时间,邀请他到公司面试。面试的内容主要初步面试和笔试,最重要的是看笔试的内容。

从对方回复的邮件中,陈达昌立刻体会到了大公司的规范。邮件的主题非常清楚《陈达昌oscar先生面试预约》,内容写得清晰,彬彬有礼,邮件的回复者也在末尾留下了签名。电子签名是统一模板,有名字、职务、联系方式。邮件还要求填写回执,确认自己已经收到邮件。

陈达昌也礼貌回复了邮件,说会按时赴约。并按照要求,先填写了自己的简历。

写简历,还是头一次。不过也简单,学习经历和工作经历

1992年保送重庆大学数学系;

1996年2月中断学历;

1999年上海交通大学ba借读生;

1996年创办重庆昌丹贸易有限公司,经营零售小商品零售行业;

1999年创办上海昌丹善品牌有限公司,经营小商品零售行业。

特长高等数学、奥数

真的是简历,只需要几行,就写清楚了。

这天如约去了港汇的软银办公室,提前买了一套稍微商务一点的衣服裤子,到了公司,说明了来意。

上次那个前台姑娘,就是回复邮件的人力资源部的员工,见到陈达昌,微笑地说,“oscar你好,我叫oyce,是软银公司hr专员,您的邮件就是我回复的。今天您的面试和笔试已经安排好了,请你跟我来吧。”

陈达昌想起上次情人节被她嘲笑,还念念不忘她忍俊不禁的样子。

带着他穿过一排开敞式的办公室,绕到了公司大门的另一侧,进了一个小小的会议室,透明的玻璃全封闭起来,一侧对着徐家汇中心地带,可以欣赏风景。

“您稍坐一会儿,我们hr负责面试的同事马上就来。”

徐家汇,曾经是明朝晚期科学家徐光启的家,去世之后就安葬在这里,肇家浜的小河浜和另外几条河浜交汇在这里,得了徐家汇的地名。后来有了上海交通大学,基督教堂,上海最早的新式中学,气象台,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上海电影制片厂,都聚集在徐家汇这个小小的地方。难怪李嘉诚先生的公司要选在这里建造港汇大厦,这里绝对是人杰地灵海纳百川的宝地。

陈达昌还在回忆书本里对徐家汇的介绍,是一本什么书忘记了,但在上海图书馆找到的这本书,把徐家汇写得已经足够详细。

“陈先生您好,我是今天的面试官,我姓崔,我们开始吧。”

一位30岁左右的女性,戴着一幅近视镜,很斯文。穿着得体的职业套装,坐在了陈达昌对面。手里只有一个笔记本电脑,陈达昌还第一次看到这么薄,这么小的笔记本电脑,屏幕大概只有一本书那么大,厚度也就一本杂志的厚度。

“崔小姐你好,开始吧。”

“能简单介绍一下你自己吗?”崔小姐微笑得看着他,眼睛聚焦在他的眼睛上。

“我的简历上次已经发过邮件了,相信您已经看过。就是上面那些内容,也不知道该如何再介绍我自己。”陈达昌一点不紧张,只是的确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向一个陌生人推销自己。

“没问题,我们有些特定的问题,我问,你答,我做下记录。可以吗?”

“可以。”

就这样,陈达昌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面试,问题很多,但明显不是有标准答案的问题

最成功的工作成果是什么?

最失败的工作结果是什么?

认为自己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认为自己最大的缺点是什么?

最喜欢和哪一种人交流?

最喜欢谁的书籍?最近读了谁的书籍?每年要读多少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