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杂文——感知的喜好(2 / 7)

白色果实 辽宁张小牛 9445 字 2020-09-04

了这种自主性后,不再需要其他第三者的引导就可独立自发的去完成向其所设目标靠近的行为。如这些行为的最终目的为其善。则属人类责任或人的责任范畴即自主性责任。这时一个人的责任,具有其自发的自主性,他可以在这种自主性的行为规范下独立来完成其行为。也可以以此规范来在其可能的情况下引导其他人一起共同完成其行为。当他在自身行为的规范下来同时引导他人,即自知而育人,则为一种自主的主动责任。

当他在自身行为的规范下无意去引导他人。对其外界的影响只在其行为本身的范围内。则他对外界的引导性和其外界对其的跟随都是被动的。即这时的责任表现为一种自主的被动责任。

而一个人不自知其自身的意义,其行为本身则会受外界的引导。当这种外界的引导与其行为自身的最终目的为其善,则为一种行为责任的被动的遵守,既责任的被动吻合。我们可称这种行为责任为被动的吻合责任。如这种外界的引导或其行为自身与其最终为善的目的相反。则为行为责任的被动的相驳,即责任的被动偏离。这时这种行为已超出了责任的范畴,本身不属于责任。只是人的行为态之一,归于责任行为的反例。

——————(上章回复)——————

存在的可能性

存在即一件事物占有时空。当然这种占有不一定是永恒的,当一个事物在其时空中闪现过,即可说这件事物存在过。由此可知存在的判断与其时空是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所以不可能绕开时空的约束来谈存在与否。

存在成立的必然性。存在如果是成立的,其必然发生的条件是时空的无限,即只有在无限的时空这个前提下存在成立后的必然性才能满足。当一个事物在其自身的自证性,即其存在的可能性上是成立的,那在一个无限的时空中,其是必然存在的即无限时空中存在成立的必然性。

反之,如果这个具有自证性的事物,在一个有限的时空中,则不具有这种必然性。虽其存在是可自证的,但其存在本身是偶然性的。一个自证性的事物在一个有限的时空中既有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即有限时空中存在的偶然性。

存在如果是非成立的,即概念中的不存在。这里我们要说明的是,不存在是不具有自证性的,也就是说我们并不能直接得出事物本身不存在这种自证性。所以我们只能根据事物与时空的关系判断其几种不同状态。

如果存在不成立,那么在一个有限的时空中,这种不成立将成为必然。事物的不存在在一个有限时空中是可被确定的。我们可知一个有限时空内事物的不存在,即有限时空事物不存在的必然性。

同样,如果存在不成立,但在一个无限的时空中,这种不成立将无法被确定。事物的不存在在一个无限的时空中不是必然。我们无法确定事物在一个无限时空中的不存在。即无限时空事物不存在的偶然性。

我们由事物本身可得出两个确定态和两个不确定态。同事物存在的因素一样时空的有限与无限也可延伸出两个维度,既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这样事物存在状态可细分为六种不同的细分态,即无限时间中存在成立的必然性,无限空间中存在成立的必然性和有限时空中存在的偶然性,与之对应的是有限时空事物不存在的必然性,无限时间中事物不存在的偶然性和无限空间事物不存在的偶然性,具体的我们大家有机会在一起探讨!

——————(上章回复)——————

人性的趋势(原罪)

在中国人世俗生活的概念中,愿意相信人之初性本善这样一个美好的信念。但却又承认这世界上人心的险恶,这看似的矛盾在中国的哲学中早已有了完美的答案。甚至更有在其反面的展开。所以人之善到恶不是问题,人之善为善也不是问题。以致于人之恶为恶,其实也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