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低调洪小文,生态大布局(2 / 3)

戚文敏摇摇头,表明网络安全事业部这个月没有新项目,如今网络安全事业部有五个项目,安全管家,邮箱,s,er,cr。会议上讨论的是增加第六个项目的事情,而不是给s加个插件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

按照公司各事业部成立的顺序,沈向洋也摇摇头,接下来轮到洪小文总监“各位,语音语言事业部这个月准备开展四个新项目,分别是智能百科,智能知否,智能词典,智能输入法……”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去,认真的听着洪小文对每一个项目的详细介绍。大家不禁怀疑低调的人不低调之后好可怕!本来语音语言事业部就承担着语音识别与和合成,自然语言理解与处理,图片识别与合成,智能翻译等项目。

不过一番听下来,众人渐渐回过了味儿,合着几个项目都是弱人工智能的学习项目。

智能百科的思路来源于2001年1月创立的维基百科,维基百科的目标是向全人类自由的百科全书,并希望各地民众能够使用自己选择的语言来参与编辑条目。

其他书面印刷的百科全书多是由专家主导编辑,之后再由出版商印刷并加以销售。维基百科在性质上一如其号称般属于可自由访问和编辑的全球知识体,这也意味着维基百科最大且无法改变的弊病,破坏者能够轻易的在易引起争纷的政治和宗教条目中添加虚假内容、删除正确信息或者任意添加偏见性内容。

与维基百科不同的是,智能百科的目标是向全世界的人类最丰富的百科全书,而宗旨则是“真实,客观,中立,丰富”。智能百科面向所有互联网开放浏览权限,但是用户编辑后却需要经过弱人工智能的审核,甚至是人工审核。

这件事维基百科想做是不现实的,每个月几万个新增条目很难审核的过来,并同时保证信息准确。而弱人工智能却可以轻而易举的做到,或许前期问题重重,人工参与度极高,后期人工的工作量会逐渐降为零。

如此一来,智能百科有利有弊,用户参与的积极性势必会大打折扣,于是智能知否这个项目应运而生,它的目标是让用户与全世界分享他的知识,经验和见解。

对于概念性的解释,智能百科几乎涵盖了用户所有的疑问;但是对于发散思维的整合,却是智能知否的领域。该产品鼓励用户在问答过程中进行讨论,以拓宽问题的发散性。鼓励答案的非针对性和可参考性。

智能词典和智能输入法是两个工具,没什么好说的,对于大秦科技研发难度几乎没有。

洪小文话音刚落,会议室里一个又一个问题和建议接连抛了出来

“智能百科缺少与用户的互动,会不可避免的与纸质版百科全书类似,如何解决?”

“智能知否的破窗效应如何解决?一旦有人从中灌水,就会引发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如何在用户数量和质量之间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点?”

“人类本能上喜欢帮助别人,顺便炫耀自己知识储备多丰富的天性。但是我们不可能要求大家天天都有这个心情。建议增加一个合适的激励制度。”

……

洪小文和几个产品的负责人一边记录,一边和众人探讨,思路也逐渐清晰了起来,最终,语音语言事业部由四个新产品增加到了五个,多了一个智能说吧。

知否的核心是抓住人性中的一个优点分享。人其实是渴望分享的动物,有件趣事没有人分享,就好比女人穿着件漂亮衣服却没有人问她在哪里买的一样难受。

当然,分享的前提,是高质量的问题,最好是激起用户回答的欲望,乃至不回答都不舒服的问题。

再者,这个分享其实也是有回馈的,他能让用户建立威望。用户回答得越多,就越显得用户知识渊博,用户的威望就越高。通过这种隐形激励,满足用户关于马斯洛夫的需求金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