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光刻机研发上投入了不下十亿美元,更有厂商建好了157纳米镜头材料的工厂。林本坚博士的理论若被采用,等于宣告其他人前功尽弃。
产品的量产很多时候并不完全取决于技术是否更先进,更在于资本的博弈,产业界绝对不可能采用林本坚博士的方案。
但是大秦科技不在乎,现在大秦科技连193n的光刻机还没有呢。倪院士目光火热,下定决心,会议结束后就要找林本坚博士聊聊,务必把他带回大秦科技。
此时下定决心的倪院士并不知道,这不仅是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甚至可能是领跑世界的机会。
大概从2006年开始至今,世界上所有的高端芯片,包括我们人手一部的手机里的核心芯片,人工智能芯片,5g芯片,比特币挖矿芯片,无一不是浸润式光刻科技制造的。说没有浸润式光刻科技就没有it的今天,毫不夸张。
如果没有大秦科技,这次会议结束后的林本坚博士将跑遍美国、rb、荷兰与德国等地,一一拜会业界,劝说他们继续投入157纳米是浪费资金浪费时间,促使阿斯麦与尼康等国际大厂转向。某些国际大厂明确表示,他们绝不用这项科技。
最终林本坚在台积电高层的支持下,开始放手一博。带领团队从130纳米、做到90纳米、65纳米、40纳米、28纳米、20纳米、和16纳米,并开始研发10纳米、7纳米、和5纳米。他的创新和推动让全球芯片工艺得以往下推进了6、7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