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小师叔?!(1 / 2)

大概任语之前对敖娇说的话让她有点羞恼了。

任语现在再跟她搭话就全然得不到回复。短发齐耳的小龙女只是安静的坐在车厢内,双手乖巧的放在大腿上,对于任语说的话充耳不闻。

而鸽子也一向是在关键时刻才出来气人的,任语问它一些关于洛阳的事情它的回答也是“我不到啊!”

他就只好打开帘子,跟马车的车夫有一搭没一搭的聊起来,倒也能套套话,知道不少讯息,就比如自己的目的地,平安书院。

书院。

这是一个读书,修身兼修行于一体的地方。

当今天下虽然有修行者上山入宗门,但也总归是人类,需要吃穿用度,这一切都需要从王朝世俗之内来获取,所以摆明了他们不能超凡脱俗,而当他们用武力压迫普通人的时候,就是儒门读书人站出来的时候了。

读书人们有的修行浩然正气,有的却只是修身治学当个普通人,然而无论怎样他们都是秉持着圣人之言来治世的,所以一旦有修行者依靠武力压迫平头百姓的情况,他们便会挺身而出。

即使他们实力不济,也会有后面的师长,到了最后最后,也还会有孔城书山的那位先圣站在他们身后。

修行者们以前还有死脑筋不信邪的,以为自己超然于世,便在城市里闹腾,最后欺负了书生来大儒,压了大儒一头就来了半圣,半圣还不行,于是先圣亲自出手,用儒家九字真言镇压那些修行者以及他们背后的宗门,封宗一旬,感悟世事道理,不可再恃强凌弱了。

大周朝首都洛阳有六大书院,本来有七个,但似乎几十年前有一个书院没落了,最后直接被人遗忘,所以现在常说的也是六大书院。

然后其他出名的也有一些小书院以及分布在其他城市郡县的书院,但学子们报考最主要还是冲着洛阳的六大书院去的。

至于平安书院

车夫是洛阳南城坊士的住户,表示很少听到平安书院的名字,只是因为他们这行需要机灵点,拿银子收买过官员,死记硬背住了一些书院,酒楼之类的具体位置,所以才记得有这么一家在洛阳城东处的书院。

马车七拐八拐,路渐渐的变窄了一下,坐在马车上有些磕绊起伏,任语撩开窗帘,青石板路的夹缝中满是惹眼的深绿苔藓,不少地面的石板都凸起来或者凹成小坑,看得出是久经岁月且没被翻修过。

“里面的小先生,咱们到了!”

任语推开车门,发现敖娇不用自己拉着手牵下车,而是比自己先一步跳下车,呆毛随着蹦跳的动作而晃动。

好像还在生闷气?

周围是一片比较安静幽深的宅院区,路上的行人不多,只有一些挑着水桶或者拉着茅草柴火的家丁打扮的人在四处奔走,有位穿着一身墨蓝色衣袍,头顶着莲花冠的回字胡道士在某个小巷口支了摊,棉布做的小旗子放在一旁,上书“铁口直断”,推着小车的老人四处喊着“驴打滚,桂花糕”,忽然间就有路过的穿着碎花裙的插簪少女们跑上前来购买点心。

马车悠悠然的走了。

平安书院就在任语的面前。

那是一座宅院,匾牌是块破旧的实木,看不出是什么品种,只是在岁月的流逝中变得黝黑起来。匾牌上的字倒是算得上大家之风,笔锋委婉,处处透露着闲适自得的意境,却总让任语有点不敢直视,只觉得它太过耀眼。

除此之外,宅院的大门都很普通,门前甚至没有摆用来镇宅的石雕,大门一推就推开了。

映入眼帘的院子里种着几颗高大的杨树,风吹过树叶哗哗作响,树荫下则是摆着石桌和石凳,同时还有许多种在花盆里的菊花,五颜六色的,甚是鲜艳讨喜。

“这地方好奇怪。”敖娇皱眉。

“怎么个奇怪法?”任语问道。

此时敖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