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冰雪炼精神 第四十七章小和尚口出狂言 少年人苦心孤诣(2 / 4)

残阳九变 青龍儒阳 492 字 2020-02-16

未免有些失落,但是这失落也在时间的流逝中悄然消失。

、、、、、、

十月,已是深秋。

中原地域漫天黄叶翻飞,一股秋季特有的悲凉之意遍洒整个大地,此刻太华山山上,除了中年长青的松树之外,其他的植被已经响应秋天的号召,枯黄的叶子随秋风摆动,落入尘世之中。

太华山地处中原,属于‘太行山脉’,‘太行山脉’贯穿整个中原区域,其上群山林立,名山层出不穷,离附近的几大城池都非常近,也是各大门派开宗立派的首选,太华山只是‘太行山脉’之上一处比较有名的山峰,据传‘太极门’便是建立在太华山之上。

太华山钟灵顶秀,虽然已是深秋,但是青翠欲滴的植被还是随处可见,整个山峰云雾缭绕,宛若仙境一般。

透过云雾,隐约间可以看见殿宇庙堂耸立,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给人一种古朴大气的感觉,错落有致的院落给人以静谧的质朴感。

太华山很大,此刻太华山的山腰处,延伸出数千个大小长短不一的石台,有的石台伸入云雾之中,几不可见;有的石台蒲团大小,仅能容一人盘膝而坐;有的石台宽约数米,可容两人在其上辗转腾挪;有的石台数丈方圆,可供数百人同时打坐。

天尚未亮,东方仅有一丝泛白,一处可供数百人同时打坐的石台上,数百名身穿淡青色道袍的少年人迎着晨曦吐纳呼吸,在另一个较小一点的石台上,一个褐衣老道,手持拂尘盘膝而坐。

老道年约半百,头发胡须没有掺杂一丝白色,面容苍劲有力,在云雾缭绕的石台上,宛若得道高人一般。

那群正在吐纳呼吸的少年人,有四五岁的稚童;有十二三岁的少年;也有十八九岁的青年人。

有人按照吐纳呼吸的法门,盘膝坐在蒲团之上,腰背挺直,双手掐着法诀,一呼一吸之间有模有样;有的人来来回回换了一种有一种方法,始终不得其法,抓耳挠腮的急出满脸大汉;有的人口中不知念叨着什么,煞有其事的挥舞着双臂;也有的人早已昏昏欲睡,仿佛一切都和他没有关系。

老道看在眼里,却是不闻不问,道家讲究缘法,该悟的自然会悟!

东方天际已经泛起鱼肚白,老道掐着时间,手中拂尘一摆,开口说道:“打坐时间已毕,诸弟子可自行修炼。”

根据个人根基悟性,这些人修行的功法是不一样的,有的人修的是心境;有的人修的是道法;有的人修的是武艺,所谓有教无类大概就是这样。

人群中有一个大约十二三岁的少年,径直走到一处伸入云端的石台边,只见他脚下发力,在云雾缭绕的云层里双手摆着太极的起手式‘仙人放剑’,两脚分开成外八字步,两膝关节自然弯曲;两手臂环抱于胸前令两手形成分指掌做掌心相对状;头部端正微做垂首状;肩沉、腹收、腰塌、胸含、背拔。紧接着他的身体转动两膝再做弯曲状即佐之身体下沉;同时两掌抓握回收至下腹前并使之变为左,右空心拳状。眼看两手,右脚向正前方踏出半步;与此同时两手向前放开,右脚不动,左脚套步上前踏入正门并形成左剪刀步定位,而两掌则在步型定位之间作收,放击打即右掌下按,左掌前推。再将左腿弯曲且脚尖外展;两手握成空心拳相靠,然后两腿形成右剪刀步两掌作左下按而右前击之状。

整个过程之中,少年凝神静息,第一式拳法打下来如同行云流水般毫无凝滞之感。

这一式‘仙人放剑’练到如此程度,没有个年的功夫是绝对达不到,整个石台上有很多人几乎不再干别的事情,双目一眨不眨的看着少年练功,像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会上演,每一次观看少年修行,再印证自己的武功,都会有所明悟,有所进步。好易

少年对于外界的这一现象恍若未觉,自顾自的练着自己的招式,从第一式‘仙人放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