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了。”族长解释道。
“虽然杰娃子要占时离开,但他也没有忘记族里,他离家着几年,家里的田地便由族人照看种植,收入所得都归族里公中所有。县城也不是太远,平日你们啊,要是谁去县里,就去看看他们过的好不好。待他成年回来,就将田地还给他。”
族人听了,纷纷夸赞杨明杰,小小年纪,有情有义。
杨大河夫妇却是急红了眼,他们闹这么多事,不就是为了那田地和院子么?
杨大河急急问道“族长大叔,这田地给了族里,我作为他亲大伯,便帮他照看院子吧。”
老族长看了杨大河一眼,道“那院子久不住人,便会破败的厉害,杰娃子他们在外也不能身无分文,于是我做主,将院子租给了学堂里的侯先生。”
这时杨大河夫妻傻了眼,这田地给族里种植,他们不敢犯众怒。而他们垂涎已久的院子,更是租给了村里唯一的先生,这为了自家小孙孙,也不敢得罪侯先生啊。
这费了闹了这么久,名声也差了,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老族长也不管他们青白的脸色,直接宣布道“这件事如今就到此为止,明日杰娃子他们就会离开村子。这次的事,希望族人们引以为戒,记住亲情比利益重要。”
众人连连点头应是。
李教谕接到侯先生来信,直接找了负责育幼院的管事。说明杨明杰的情况,专门派了衙役驾了马车,来杨家村接走了杨明杰兄妹三人,也震慑了杨大河夫妇一番。
杨明杰兄妹随管事进入了育幼院,育幼院里的孩子还很少,只是四处收留了几个乞儿。
杨明杰跟男孩子们住,大丫带着二丫一起,都住在一个院子里,兄妹三人几日便适应了育幼院的环境。
每日大些的孩子们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打扫院子,做些手工活,照顾小的……
每日会有学堂的先生,来教他们读书识字,不分男孩女孩都在一起上课。
杨明杰对学习,更是用功,他如今已经十岁了,这里的孩子一般到十五岁,育幼院里便不会再免费的东西,一切都要看自己劳动来获得。
杨明杰迫切地想要出人投地,就更是要用上十二分精力来学习,不光是书本知识,还有各种生活技能。
……
县城新的街道也开始修建,在这里县衙诸人投入的心血极大,从划分区域,到房屋街道设计,都请了专门的匠人老师傅,进行预算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