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 李将军(1 / 2)

其三,寡母得意忘形,其子舍本逐末。

通过夫子举荐,已得了举人功名的程举人做了新县令的师爷。

因为他的夫子名望,因为他自身的才能,更因为多年来与帮他的那帮乡绅密切往来,他为新县令在当地打开局面并迅速巩固地位立下了汗马功劳,奠定了为官基础。

之后又能数年如一日的矜矜业业,帮着县令处理内外杂事,所以等县令升迁时,推荐他做了水城的县令。

虽然朝廷规定官员要回避,不得属地就职,但他的顶头上司就是他原来的老领导,在那段黑暗朝政下,也就不觉得稀奇了。

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当程举人还是师爷时程母不敢作妖,可等她儿子在水城独大时,她立马跳出来变成当地老佛爷了。

唤奴使卑,讲究排场;爱办宴会,喜听奉承;讲究吃穿,生活奢侈。

之前她曾拜访过原县令夫人及老夫人,那两位本就世家大族出身,底蕴深厚,与人交往自带威仪。

程母留心看着并记在了心里,等儿子成了县令独大后,她也学人家方式待人接物。

可学得不精,也只能算作画虎不成反类犬了,倒是给人凭添了不少笑柄。

来往的夫人当面不敢嘲笑,可背地里程县令之母言行粗鲁宛若暴发户被传的纷纷扬扬。

传得多了久了也就变了味,最后变成了县令之母粗鲁不堪又爱张扬,爱占便宜喜好钱财,重礼到了爱帮人办事云云。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流言最后传到了程母耳里,可把她气疯了!

你们不是说我爱钱吗?那好,没钱就让你们办不了事!

于是她开始折腾儿子,哪家不能办,哪家爽快办,哪家拖着办等等。

县令孝母,在不危及人命前提下大部分应若了。

不是说我粗鲁吗?那行,但凡参加宴会我就粗鲁给你们看。

于是宴会中的夫人小姐们倒霉了,都没能逃过被程母折腾的下场。

至此,凡事程母在场的,来的客人总会少得可怜。

人来的多少她却不在乎,该吃吃该喝喝,之后直接拍拍屁股走人,把宴会主人气个半死。

你若胆敢不请,那她就能带着奴仆直接堵上门,怨得你恨不得重新投胎去。

无知村妇携子操纵公务,其子不思改进反而听之任之,她被公认为水城一霸,而她的儿子却贬褒参半。

她的精力毕竟有限,而且不懂的居多,所涉及的也就东家长西家短的民事案子。

她不参与的前提下,一般县内公务或者案子程县令都能秉公办理,也不受贿钱财,倒是被不少人称呼青天大老爷。

这样的状况持续了八年之久。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脚的?程母参与多了,最后付出了代价,因为出人命引发公愤了,也终给她儿子仕途生涯画上了句号。

当时的李将军、蔡大成及常載等人,正带兵路过水城并在城外驻兵修整时,就看到一群村民模样的人群,各自拿着锐利农具气势汹汹的往城里赶。

经过了解得知,原来这群人是城外的李氏一族,因事前得知有伙作恶多端的流民将经过他们村子,忙派人向县衙求助,请求县老爷派衙差支援。

结果却被程母所阻,原因居然是李家村的村长媳妇与欺凌他们家的族弟媳妇是堂姐妹。

如若平时也没多大问题,即使程县令不派人,流民抢点粮食也就走了,但因为李家村人自讨已经报了官,且已得了县衙凭证,认为衙差肯定会过来,就与流民挣夺起来。

这帮流民不能算穷凶极恶,原也是活不下去的农民或农奴,受不了当地官僚、地主或恶霸们的压榨,也或生活压迫才弃家逃生,因没有路引成了不受待见的流民。

为了生存,他们靠抢夺饱腹。但他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