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 军功授田(2 / 2)

汉人繁衍过多,才迁移出一部分出去生活。

现在汉人因为战乱变少了,自然大家更愿意回迁到安全的城里居住。

正好补充变少的城市人口。

如此一来,两个步兵团的兵力成为了安国府和史国府的主要防卫力量。

这两个步兵团不负责地方治安和缉捕盗贼,只负责弹压色目人雇佣兵和防备有可能出现的野兽人(人类对残暴兽化人的蔑称)和绿皮潮流。

其实,第一野战军团中真正会被带出去打野战的,只有前三个编号的野战团。

只不过,第四团和第五团也是野战部队的编制,在有必要的时候,也需要跟随李察踏上战场!

整编完第一野战军团后,李察再次面临一个问题——军费大增,财政不堪重负!

整编过程中为了安定军心,李察按照野战军团标准集体发放了一笔安家费,这可是一万多战兵,其中军官的安家费更高!

安国府和史国府经历两次大战后,府库所剩也不多,再加上李察整顿文官体制又花了一大笔钱,唐币现钱差不多已经快入不敷出了……

因为李察需要留出一笔钱用于大军出征,大军在野外作战和在本土作战的花销完全是两个概念,这个时代又没有铁路运输系统,后勤运输靠的就是人力和骡马骆驼等牲畜拉力,在运输途中的消耗是非常巨大的。

这也是限制古代冷兵器帝国对外扩张的重要因素,不是打不过敌人,而是后勤线太远……

除非像游牧民族那般,打一片地盘就地取食,不用依赖后勤线,但那么做打下来的基本盘非常不稳固。

在未来巨大的军费开支下,李察终于祭出了自己反复思索的政策——军功授田!

李察拿出了安国府和史国府中查抄的田亩以及所有在官府名下的官田,给每一位第一野战军团的士兵授予军功田。

李察为此顺便推出了一整套军衔制度,和军功田挂钩!

军功田具有不可转让和买卖的特性,如果士兵战死,只能他的直系家人才可以继承,若是没有直系家人,军功田将会被收回并给士兵生前立下的遗产受益人一笔抚恤金。

显然,这个政策从侧面鼓励了汉人士兵娶妻生子的主观能动性!